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农机“吹风会”召开 产业升级问题有待解决

2019-03-05 16:13:11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编辑:Mary 阅读量:30004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行业会议】日前,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政策吹风会召开,与会部门、机构负责人针对当下农机使用及装备水平等作出回答。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9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发展到上千多家。我国已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曾表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负责同志罗俊杰曾表示,总的来说,我国农机制造的体系基本健全,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开放合作也初显成效,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
 
  笔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机装备行业规上企业已有上千家,去年的产值规模达到4500亿元左右,我国显然是世界大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实现了从“牛耕人拉”到“机耕铁犁”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此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也曾表示,近年来,全国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由110万台增加至650多万台,增加了5倍。而每百户农民拖拉机拥有量由6台增加到13台,增加了1倍。亩均动力由0.3千瓦增加到0.4千瓦,增加了1/2。同样的时间段里,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30%提高到60%以上,翻了一番。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明确指出,我国开始进入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新阶段。但是,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原因的影响,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意见》从总体要求,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切实加强农机人才培养等八大方面提出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在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要求推进新型节能农用发动机、大马力用转向驱动桥和农机装备专用传感器等零部件研发,加快关键技术产业化。
 
  笔者获悉,某企业积极研发了“智能化动力换挡拖拉机、高性能大型联合收割机和大型智能化农机具”等一批国内空白、先进农机装备,并实现了动力换挡等大量关键、瓶颈技术的突破,改变了国内农业装备领域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推动了国内农机装备的发展,也为中国农机装备树立了新形象。
 
  不可否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显然成为了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武器”。
 
  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农机装备加工企业要不断提升设备的综合性能,切实提高农机装备的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