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科学仪器如何将“人造肉”送上百姓餐桌

2019-03-06 09:27:06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阅读量:8644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热点要闻】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生物技术企业尝试利用动物干细胞或者植物蛋白来制造“人造肉”,并试图通过“人造肉”来解决肉食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发展到今天,原本售价25万美元的“人造肉”汉堡已经降至5000美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人眼里,高昂的价格依旧是限制“人造肉”推广的根本原因之一。换言之,虽然随着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人造肉”的生产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降低“人造肉”的成本依旧是现阶段科研仪器和相关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牛肉温室效应有趣命题背后的无奈
 
  每次提到“人造肉”的话题,总会提到一个有趣的命题——牛肉温室效应。牛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肉类,尤其是在欧洲国家,但是相对于其他食物来说,生产牛肉时产生的温室气体要高出很多,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牛肉消费量的提升,温室效应也会加速。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原因,科学家才会想到用“人造肉”来改善“牛肉温室效应”。
 
  高昂成本背后的科研付出
 
  想要解决“人造肉”高昂售价的问题,势必要从成本的角度切入,客观来说,“人造肉”高昂的价格和其制造难度已经在其中的投入是分不开的,换言之,高昂的价格恰恰意味着其生产过程中蕴含了许多高成本的科研技术。事实上,“人造肉”的生产过程可以说几乎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首先,需要用针、培养皿等仪器设备从活体动物上提取一部分的干细胞,然后用多种营养素将干细胞培养成肌肉纤维,其中需要用到包括质谱流质细胞仪在内的多种科学仪器。
 
  在这之后还要将肌肉纤维重组成一块口感和普通肉一样的肉饼,整个过程基本需要靠人工手工完成,就拿2013年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那块“人造肉”为例。当时“人造肉”技术刚刚出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供志愿者食用的属于早期的成果,而那块肉是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培育的牛肌肉纤维用手揉捏而成的,十分耗时费工。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人造肉”在成本的控制上和当时比也的确有很大的进步。据了解,相关学者通过分析动物肌肉的血红蛋白发现了部分植物中存在于血红蛋白口感等性质相似的植物单板,而通过这些植物蛋白来制造“人造肉”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
 
  放眼未来“人造肉”的优势
 
  “人造肉”的优势不仅仅只有环保那么简单,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相关学者也意识到,“人造肉”可能可以做到比传统肉更加美味、更加健康。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人造肉”的研究中,人工培育脂肪也成为了“人造肉”课题中的一个环节,而脂肪的加入一方面提升了“人造肉”的口感,另一方面证明了从细胞学角度来说,“人造肉”理论是可控的。具体来讲就是,借助液质联用仪、色谱仪等分析仪器,在合适的培养环境下,科学家可以人为的改变肉中营养成分的比例,甚至可以额外的添加一些有益人体的成分,让肉变得更加美味、更加健康。
 
  食品检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虽然说“人造肉”是在实验室里出产的,理论上更加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跳过食品检测这个环节。在世界各国,加工中食材受到污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于情于理,“人造肉”在完全进入市场后,与传统肉类一样,需要接受质检,色谱、质谱、光谱的仪器严格把关。
 
  技术发展“人造肉”普及的关键问题
 
  无可厚非,现阶段高昂的价格仍然是“人造肉”致命的缺点,但小编觉得,技术一直以来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随着仪器技术的成熟,“人造肉”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美食并非不可期待。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