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冷链物流技术持续升级是趋势 全力守护食品品质安全

2019-03-08 10:43:16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编辑:Mary 阅读量:10858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鲜电商和新零售的快速发展,使冷链物流日益得到重视、备受关注。加之冷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购买来自全国乃至的商品。而随着生鲜电商市场的兴起,冷链物流开始成为行业关注热点。当然,这背后,有着发展成熟的冷链物流技术的支持。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冷链仓储总量已由2008年人均0.01立方米增加至2018年的人均接近0.19立方米,预计未来三年内,人均冷库容量或将赶超世界平均水平0.20立方米。据统计,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55亿元。
 
  与此同时,冷链在途运输量约占冷链需求量的50%,因此我国冷库总容量预估有4000万吨的缺口。然而拥有庞大市场契机的生鲜电商,线上渗透率却不足10%,存在巨大提升空间,而提升的关键保障之一,正是冷链物流。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正朝着物流技术应用持续升级、市场迅速崛起、平台模式趋成熟三个重要趋势发展。其中,就物流技术应用持续升级而言,在“冷链行业”发展的今天,“冷链技术”的发展与提升可谓理所当然。冷链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对于推动“冷链行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下,随着零售与物流结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和配送效率显著提高。
 
  当然,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和配送效率提升,离不开物联网、区块链、RFID、智能化温控等前沿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其中,随着冷链物流设备更加广泛的接入物流网,冷链运输技术将在远程、实时控制方向落地更多应用(如将冷机接入物联网的远程控温技术),有效地保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产品的品质安全。
 
  毋庸置疑,伴随着我国冷链物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深入,冷藏车、冷藏箱等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冷链溯源与全程监控等技术逐步成熟。但是,节能技术、预冷技术、冷库安全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仍是我国冷链行业亟待完善的几个方面。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
 
  《意见》曾提出,要提升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鼓励冷藏集装箱、多温层冷藏车、冷藏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以及轻量化、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冷藏保温车型在冷链物流中推广使用。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冷链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标准化、轻量化水平。另外,还鼓励企业使用安全环保节能的制冷剂和制冷工艺,发展新型蓄冷材料,采用先进的节能和蓄能设备等等。
 
  不可否定,冷链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对推动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果蔬冷库干雾控湿保鲜技术”被研发,目前已经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了解到,该技术不仅在“保持果蔬新鲜度”、“延长果蔬保鲜期”、“减少果蔬失重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用作喷洒设施,防止冷冻结冰,以及保证商品市场价格等效果。
 
  除此之外,低温暂养、纯氧配送、逐级降温和智能温控等技术发展与应用,在运输过程中让货物处于半冬眠状态,做到全程封闭温控管理。随着产品称重装箱后,继续放置冷库降温后装运冷柜,并通过全程监控保证货柜运输全程保持在0℃至2℃,一直到抵达目的地开柜,真正实现了全程封闭温控管理,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温度无明显起伏变化,确保产品运输安全。
 
  毋庸置疑,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市场持续打开,未来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而随着冷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会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持续升级也为冷链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将使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交易效率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保障生鲜产品品质安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