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罗汉果糖》团标审核通过 加快标准化生产加工进程

2020-05-12 09:41:15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编辑:Mary 阅读量:1445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在提升,减少糖和热量的摄入,寻找更加健康的天然“新糖源”已成为行业迫切的需求。“减糖”先从“代糖”开始,从罗汉果提取的罗汉果糖目前已是上公认的代替蔗糖的优质甜味剂。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内罗汉果糖在生产等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行业制定了《罗汉果糖》团体标准,并于近日标准审核通过。
 
  日常生活中,糖不仅仅制造甜味,也是体内热能主要的来源之一,但人们对蔗糖的摄入量已达到较高值,食用过量蔗糖可能会带来血糖异常、肥胖、蛀牙等一系列健康隐患。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各大企业也开始行动起来,其中雀巢、可口可乐等食品饮料企业制定降糖目标为30-50%。如今,低糖、无糖食品饮料逐渐开始主导市场。
 


 

  对于低糖、无糖食品饮料来说,相关企业也在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降低产品中的含糖量。目前,许多食品饮料加工企业使用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例如使用罗汉果糖、甜菊糖、木糖醇等代糖解决添加糖的问题。其中,罗汉果糖口感好、零热量,不被人体吸收等诸多优点,使得罗汉果糖成为减糖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据了解,某咖啡品牌将自然甜甜味剂作为糖包使用,其成分是甜叶菊和罗汉果糖的组合。也有企业在牛奶产品中添加罗汉果萃取物来替代蔗糖,还有企业推出的酸奶,其配方分别是新鲜罗汉果萃取物、甜叶菊萃取物和浓缩甘蔗汁。而今,越来越多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将罗汉果糖作为甜味剂。截止2019年,已有超过4300产品应用到罗汉果糖。
 
  罗汉果糖已是公认的代替蔗糖的优质甜味剂,是健康的天然“新糖源”,符合民众的消费升级和健康升级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国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是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罗汉果糖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比中国出台的早,更为健全。
 
  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罗汉果糖相关产品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内罗汉果糖在生产等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定标准刻不容缓。
 
  据了解,2019年12月《罗汉果糖》团体标准立项并成立了起草工作组,2020年2月对罗汉果糖标准进行进一步评审,并针对性的进行了第3次修改,形成了《罗汉果糖》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2020年4月20日完成征求意见。近日,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审查会上,《罗汉果糖》团标通过审查。
 
  据介绍,本标准的制定工作,是由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笔者获悉,《罗汉果糖》团体标准主要从罗汉果糖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8方面进行规范要求,主要适用于罗汉果糖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据悉,《罗汉果糖》团体标准有超过18个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要求中,《罗汉果糖》团体标准对原辅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农药大残留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等8个方面进行细分规定。其中,理化指标对罗汉果甜苷的低甜度倍数、高甜度倍数有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低甜度倍数适合作为餐桌甜味料和工业用代糖,建议用于咖啡、奶茶、果汁饮料以及家庭用糖等,为了方便便消费者使用,甜度应适当。
 
  总分来说,随着《罗汉果糖》团体标准通过审查,以及之后实施,不但进一步规范国内罗汉果糖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引导健康饮食,而且还有力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践行“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的相关工作,推动罗汉果糖标准化生产加工,实现品质升级、健康升级。(文章资料主要来源: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等)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