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济南真诺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文章>膨化玉米饲料促生长的作用机理

技术文章

膨化玉米饲料促生长的作用机理

阅读:534          发布时间:2019-4-10

膨化玉米饲料促生长的作用机理

玉米粉是膨化饲料生产中的常用原料,经常使用膨化玉米饲料,对动物有极大的好处。

1 影响肠道发育, 进而促进动物生长

日粮中添加膨化玉米能缓解仔猪断奶后肠道绒毛萎短,隐窝增深,小肠黏膜厚度增加,进而促进生长。日粮中添加膨化玉米能提高采食量和总消化能,其主要原因是膨化玉米淀粉结构更易于被酶分解,改善了养分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强了适口性,而能量和采食量的提高能缓解肠道绒毛缩短、隐窝增深。而且采食量提高后,黏膜细胞摄入更多的葡萄糖,葡萄糖在黏膜细胞中经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ATP,参与黏膜细胞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从而促进了黏膜细胞的增殖。此外,胃肠道的充盈度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繁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 通过调控激素GLP- 2的分泌,影响消化道发育

玉米膨化可以为肠道提供了更多的葡萄糖,而葡萄糖可以刺激GLP- 2的大量分泌,可达正常水平的5倍。GLP- 2 能刺激小肠隐窝细胞增殖和延缓细胞凋亡,引起绒毛增高、肠重量增加。因此,膨化玉米能通过调控激素GLP- 2分泌,影响消化道的发育,增加肠道消化吸收面积,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3 提高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促进动物生长

膨化玉米淀粉结构更易于被酶分解,改善了养分的利用率,增强了适口性,提高了采食量,因而进食膨化玉米的血糖水平比未加工玉米的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更多的葡萄糖直接用于体内代谢提供能量,从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减少氨基酸用于氧化供能,达到节约氨基酸的作用。当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充裕时,葡萄糖酵解产生大量的α-磷酸甘油和丙酮酸,而丙酮酸能转化成用于脂肪合成的乙酰CoA。同时,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为脂肪酸的合成提供大量的NADPH,所以玉米膨化后能促进脂肪沉积。大量研究表明, 葡萄糖浓度可以正向调控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 羧化酶的表达,碳水化合物可能是通过调控葡萄糖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的含量,从而在转录水平上对脂肪酸合成酶mRNA 的丰度进行调控。

4 通过影响和调节胰岛素水平,促进动物生长

饲喂膨化玉米动物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未加工玉米组,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到刺激阈以上,激活胰岛素分泌的效应器, 使胰岛素分泌被启动。葡萄糖浓度越高,动作电位的振幅越大,Ca2+流入量也越大,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多。一方面,胰岛素直接调控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能直接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胰岛素直接调控脂肪合成胰岛素能增强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 从而促进脂肪沉积。而且脂肪酸合成酶的这种表达与胰岛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其机制是抑制脂肪组织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第二信使环腺苷酸( cAMP) 的含量减少,使蛋白激酶受到抑制,从而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的磷酸化,即抑制其活性并产生抗脂肪分解的效应。

   玉米籽粒成分中70 %左右都是淀粉,因此淀粉的变化是影响挤压膨化饲料特性的主要因素。挤压膨化过程中,淀粉主要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淀粉糊化,其本质是水分进入微晶束结构,拆散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淀粉分子或其聚集体经高度水化形成胶体体系。另一方面是淀粉降解,在高温和高剪切环境条件下,淀粉链被部分打断,淀粉主要发生降解现象,生成小分子寡糖( 产生麦芽糖、糊精等小分子物质) 。挤压膨化加工中的淀粉糊化与常规淀粉糊化作用机制具有很大差异。常规的淀粉糊化方式是在过量的水但没有外力作用( 如压力、剪切) 的条件下,淀粉颗粒受热作用从无定形区开始吸水膨胀到晶体解体, 偏振光双折射消失的渐进过程。常规糊化时,淀粉粒水分若低于30 %,即使加热到较高温度也只能使部分微晶熔融。挤压膨化过程是在高温、高压、高剪切的作用下,淀粉链间的氢键断裂,淀粉由原来紧凑有序的结构变成了松散无序的结构。挤压膨化过程中,水分增加对淀粉糊化度呈显著降低效应,高水分( >23 %) 的影响更为明显。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