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绿缘轻工机械制造厂
3

15867599339

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时间:2016-3-18阅读:3048
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竞争越来越多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但总体来看,我国品牌实力依然不强,与我国*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品牌影响力、*、经济贡献率等方面存在短板。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旺盛,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需求,近些年来中国游客出国抢购国外品牌商品的现象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战略要求。为落实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企业应加快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存瓶颈

  当前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而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政策、科技、管理综合施策,并重点解决当前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矛盾和瓶颈问题,其中急需着力加强的就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一个通行的提法,它由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共同构成。近年来,联合国贸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等对此都十分关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俄、韩等新兴国家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中突出强调标准、计量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建设。可以说,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已经成为竞争中的核心要素和战略资源,谁占领了制高点,谁就在未来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和话语权。

    我国质量技术基础经过多年计划的持续投入和建设,其总体水平获得了长足进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面对严峻的竞争局面和我国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存在着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开放共享不够等制约性问题。

    技术基础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缺乏,传统产业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水平较低、急需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地市一级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存在着严重的覆盖盲点,涉及民生保障的检验检测机构配置低端,甚至基本空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不强。

    检测能力不强  与发达欧美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巨大,互认校准测量能力(CMC)只有美国的一半,我国主导制定标准仅占标准总量的0.7%,检验检测行业检测仪器设备90%依靠进口。

    开放共享欠缺  我国质量技术基础体系相对独立,业务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设施等向社会、向产业等开放共享不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国质量技术基础能力较低,间接导致我国出口商品已连续多年占据欧盟、美国通报召回问题数量的*,仅2014年就有36.1%的出口企业因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直接损失755.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2%,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视。

  开展重点专题立项补齐短板

  建议国家以及各地发展改革部门重点开展专题调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尽快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短板补齐,为经济转型升级、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建成一批国家计量基准装置和标准装置,围绕建设国家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一批精密测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计量实验室,重点建设国家和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建立国家计量数据监测、分析大数据平台。

    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  整合强制性标准,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实施制造业标准提升计划,提高重点领域产品标准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推动我国自主优势技术标准成为标准。

    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支持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质检中心,推进检验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建设和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开放和共享,通过产业政策和措施促进我国事业性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转企,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强做大,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开展“NQI+”服务示范工程  面向海洋、天空、网络空间等军民通用领域,医疗健康、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开展“NQI+”服务示范工程,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技术链条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和集成化应用。

  综合施策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  将实施品牌发展与质量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布局,制定品牌发展专项规划,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品牌发展的统筹谋划,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使品牌发展战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把培育中国品牌、扩大中国品牌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支持和引导更多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输出优势产能,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

  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以质量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引导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相关部门出台品牌发展的支持政策,确立强有力的政策导向,鼓励品牌发展与创新驱动深度融合。健全品牌发展法制保障,特别是要通过修订完善《商标法》等法律,加大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假冒伪劣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信用信息运用和失信惩戒,构建品牌维权发展机制。制定品牌培育和提升计划,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推动打造一批*、品牌。

    创新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  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社会化品牌建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品牌研究、咨询、宣传、维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品牌发展与质量技术基础(NQI)等科技专项结合,巩固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利用我国担任标准化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优势,开展品牌领域国家标准、品牌价值评价标准的制定,增强我国自主品牌的话语权。运用认证认可这一世界语言,加强品牌产品认证,赢得市场信任,提升互信互认和互联互通水平。

    设立质量强国建设专项基金  支持企业开展以提升质量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技术、产品、服务的比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开展针对政府、企业决策者的质量培训,不断提高决策者适应转型升级的战略能力、实施质量创新的领导能力和推动产品、服务质量升级的执行能力。开展针对技术工人的质量技能培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强化质量人才基础。

提升中国品牌的文化内涵  大力倡导精益求精、追求的管理理念,引导各行业下大力气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在全社会弘扬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品牌的正面宣传,引导国内消费者破除对“洋品牌”的消费误区、品牌迷信,增强公众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和自信心。利用各种外交场合和对外交流机会,积极宣传推介我国优势品牌,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积累口碑、树立形象。

 

来源: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宗庆后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