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调味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过程介绍
阅读:545 发布时间:2022-11-14调味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过程介绍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使人体健康。
调味品生产技术是我优秀的文化遗产。调味品主要有酱油、酱品、豆腐乳、豆豉、醋等发酵生产的产下面列举了以固态法食醋(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固态发酵制醋是我食醋的传统生产方法,其特点有:采用低温糖化和酒精发酵;应用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配用多量的辅料和填充料;用浸提法提取食醋。固态法食醋的优点是香气浓郁,口味醇厚,色深质浓。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1.大曲制作
大曲是酿制山西老陈醋所用的糖化剂和发酵剂,大曲是依靠自然界各类野生菌种在曲胚上生长、繁殖、产酶而制成,多在春末夏初制操作要点:按比例取大麦和豌豆100kg,磨碎,夏季磨碎时粗料占45%、细料占55%。加水50kg(冷水)充分搅拌均匀,放入木制盒中用人工踩曲,或用踩曲机进行踩曲。要求曲胚厚薄均匀致,四角结实,每块曲重3.5kg以上。曲室地面铺谷糠,曲块入室放两层,两层间距1.5cm,撒有谷糖和苇秆隔开,四周蒙盖喷水后的苇席,室温夏季维持25~26℃,冬季维持14~15℃。
山西老陈醋大曲的制作工艺流程
上霉:2d后品温上升至40~41℃,曲坯开始生霉。
晾霉:揭去苇席,晾霉12h,使品温下降到32~33℃。曲坯上下位置交换后,堆积为三层,层间间距为4cm,使品温回升到36~37℃,晾霉48h(32~33℃)。
起潮火:晾霉后曲块温度回升到36~37C,曲块由三层翻为四层,层间距5cm,当品温上升到43~44℃,翻曲次仍为四层,这个阶段需3~4d。
大火:品温继续上升,进入大火阶段,要撤出苇秆改成木架,曲块翻为六层,层间距10.5cm,当品温上升达47~48℃,冷凉至37~38℃,再将曲块翻成七层(上下内外交换位置),间距为13cm,品温再次上升至47~48℃,再冷凉到37~38℃,以后每隔2d翻坯次,品温又回升到42~43℃,要逐渐冷却到36~37℃,翻曲为七层,上翻3~4次,需7~8d,使水分基本排除,此时有50%~70%的曲块基本成熟。
层层间距:般为5cm,下层仍为13cm,使曲心内部成熟,维持2~3d。
养曲:进入养曲期2~3d,翻曲为七层,层间距3.5cm,品温保持在34~35℃。全部制曲时间为21d,成曲出室前后,都应放在冷凉干燥的地方。
2.原料处理和配料
原料处理:将高粱粉碎为4~6瓣,以粉末少为好。100kg原料加水50kg,润水12h以上,使原料充分吸水。装锅蒸煮,蒸料上气后维持1.5h。取出蒸好的料,置于池内,加入70~80℃水225kg,拌匀后焖20min,掏出,摊晾成软饭,即短时间内晾至25~26℃。
配料:高梁100kg、麸皮73kg、酒曲62.5kg、谷糠73kg、食盐5kg、水340kg(蒸前加水50kg,蒸后加水225kg,入缸前加水65kg)。
3.糖化和酒精发酵
当高粱饭冷至25~26℃,加入磨细的大曲62.5kg,拌匀后再加水65kg,使总加水量为340kg,充分拌匀入缸。入缸时温度夏季为25~26℃,冬季为20℃左右,原料入缸后逐步糖化发酵,前3天每天打耙2次,第3天品温达30℃,第4天发酵达高峰,用塑料布封缸并盖上草垫以免漏气,继续发酵。此阶段16d,要使酒精达6%~7%,酸度为2.5%,酒醪发黄而澄清。
4.醋酸发酵
将高梁和酒曲发酵所得酒醪,按每100kg高梁加入麸皮和谷糖各73kg拌匀后,放入20只浅盆,每盆约35kg。将上次醋液发酵到第4天、品温达43~44C新鲜醋酸菌(即新鲜醋酷)种子按10%接入浅缸,埋于中心,缸口盖上草盖。进行醋酸发酵。每天早晚翻料各次。在醋酸发酵中应掌握适当的温度,醋酸发酵8d完毕。
5.成熟加盐
醋酸发酵8d后,醋酯含酸在80gL-1以上,即可加盐,其用量约为高梁的5%。
6.淋醋和熏酷
将已发酵结束的醋酷的半置于熏酷缸内,缸口盖严,用文火将醋酷加热到70~80℃,保持4d,每天翻拌次,此操作称为熏酯。
要求熏酷不宜过老,否则醋味发苦。熏好的醋酷变为褐红色。余下的另半醋酷,加入上次所淋得的淡醋再补足冷水为醋酯质量的两倍,浸泡醋酷12h,即可放醋。在淋出的醋液中加入0.05%,香料(如花椒、大茴香、桂皮、丁香等)并加热至80℃,然后放入熏酷中浸泡10h,所得醋即为熏醋,是老陈醋的半成品。100kg高梁约出熏醋400kg,含酸6~7%,浓度为7°B愿。
7.陈酿
熏醋盛于放置室外的敞缸中,防止雨淋和沙土带入,醋汁经夏日晒和冬捞冰的方法陈酿,使色泽加深,汁液浓度达18B愿,总酸含量达10%(除部分挥发损失外),风味更佳。陈酿后,400kg熏醋只能出老陈醋120~140kg。老陈醋经纱布过滤,去杂,即可装瓶成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