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发酵培养基的ph值的控制
阅读:506 发布时间:2022-11-15ph的控制,由于微生物不断地吸收、同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是直在变化的。为了使微生物能在适的ph值范围内生长,繁殖,合成目标代谢产物,必须严格控制发酵过程的ph值。
ph变化及其控制
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菌体的生长及产物的合成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是项重点检测的发酵参数。因此,必须掌握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以便及时进行监控,使其直处于生产的佳状态水平。
种情况是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和产物比生成速率Qp的适ph都在个相似的较宽的范围内,这种发酵过程易于控制;第二种情况是的适ph范围很宽,而Qp的适ph范围较窄,第三种情况是u和Qp对ph的变化都很敏感,它们的适ph又是相同的;第二、第三种模式的发酵ph值应严格控制;第四种情况更复杂,和Qp有各自的适ph值,此时应分别严格控制各自的适ph,才能优化发酵过程。
在确定了发酵各个阶段所需要的适ph之后,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使发酵过程在预定的ph范围内进行。要使ph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应先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特性,不仅要在原始培养基中控制适当的ph值,而且要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随时检查ph值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控。
先,从基础培养基的配方考虑,通过平衡盐类和碳源的配比,稳定培养液的ph值,或加入缓冲剂(如磷酸盐)调节培养基初始ph值至合适范围并使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在分批发酵中,常加入CaCO3中和酮酸等物质来控制ph的变化。
发酵过程中,随着基质的消耗及产物的生成,ph值会有较大的波动。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也应当采取相应的ph值调节和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直接补加酸、碱物质,如h2SO4、NaOh等。当ph值偏离不大时,使用强酸碱物质容易破坏缓冲体系,而且会引起培养液成分发生水解,故目前已较少使用此方法。
②通过调整通风量来控制ph值。此方法主要是在加多了消泡剂的个别情况下使用,提高空气流量可加速脂肪酸的氧化,以减少因脂肪酸积累引起的ph降低。
③补加生理酸性或碱性盐基质,如氨水、尿素、(Nh4)2SO4等,通过代谢调节ph值。补加生理性酸碱物质,既调节了发酵液的ph值,又可以补充营养物质,还能减少阻遏作用。补加的方式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定,可以是直接加入、流加、多次流加等方式。
④采用补料方式调节ph值。例如,当ph值上升至超过适值,意味着菌处于饥饿状态,可加糖调节,糖的过量又会使ph下降。采用补料的方法可以同时实现补充营养、延长发酵周期、调节ph和改变培养液的性质(如黏度)等几种目的,特别是那些对产物合成有阻遏作用的营养物质,通过少量多次补加可以避免它们对产物合成的阻遏作用。
发酵过程中使用氨水和有机酸来调节ph时需谨慎。过量的氨会使微生物中毒,导致其呼吸强度急速下降。在需要用通氨气来调节ph或补充氮源的发酵过程中,可通过监测溶解氧浓度的变化防止菌体出现氨过量中毒现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般可以选取其中种或几种方法,并结合ph的在线检测情况对ph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ph值长期处于合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