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技能训练发酵生产技术-的发酵生产
阅读:215 发布时间:2022-11-20、能力目标
掌握的发酵生产及发酵过程控制。
二、相关知识
1.青拿素生产菌的生物学特性
生产菌形成绿色孢子和黄色孢子的两种产黄青霉菌株;深层培养中菌丝形态为球状和丝状两种,我生产上采用的是丝状。
菌落:平坦或皱褶,圆形,边沿整齐或呈锯齿状或扇形。气生菌丝形成大小梗,上生分生孢子,排列呈链状,似毛笔,称为青霉穗,孢子呈黄绿至棕灰色,为圆形或圆柱形。
2.发酵条件下的生长过程
1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2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3期:形成脂肪包涵体,没有空泡,嗜碱性很强,第4期:脂肪包涵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5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涵体消失,青霉索产量高。
第6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呈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7期:蓝丝白溶,仅有空细胞壁。
镜检:规定时间取样,显微镜观察7个时期的形态变化,控制发辞。
1~4期为菌丝生长期,3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4~5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强,通过工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6期到来之前结束发酵。
3.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例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等的感染。不耐酸,胃酸能导致β丙酰胺环裂环失去活性,口服无效,需注射给药。具有酸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临床以其钾盐或钠盐供药用,称为钠、钾。的钠盐或钾盐均易溶于水,但是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易被水解失效,因此注射用为其钠盐或钾盐的灭菌粉末。粉在制备时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如粉末无异物,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澄明度要合格;粉末的细度或结品应适宜,便于分装;制备要求无菌、无热源。
三、实训材料
1.设备
药物粉末分装机、轧益机等。
2.材料
钠、钾、西林瓶(10mL)、胶套、铝益。
四、操作要点
1.青零素的发酵
(1)种子培养基
玉米浆4.0%(以干物质计),蔗糖2.4%,硫酸铵0.4%,碳酸钙0.4%;pH6.2~6.5。
(2)发酵培养基
玉米浆3.8%(以干物质计),磷酸二氛钾0.54%,0,54%,碳酸钙
0.07%,0.018%,硫酸锰0.0025%;pH4.7~4.9.
(3)种子培养
将产黄青霉(型号99-8)接入灭菌降温至25℃的种子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110r/min,空气流量为0.5~0.9m2/(m3种子液·min),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
(4)发酵期间主要控制参数
接种量为15%,温度为25℃,箍压为0.04~0.06MPa,搅拌转速为120r/min,空气流量为0.5~0.7m’/(m2发酵液·min)。当发酵液中氨氮含量下降至450ug/mL.以下时,开始补加硫酸铵:在后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氨氮含量为300~500ug/mL,并在线监控溶解氧(DO)和pH,100m2的发酵罐搅拌功率为200~300kW,罐压控制在0.04~
0.05 MPa,于25~26℃下培养,发酵周期为200h左右。前60h,pH为5.7~6.3,温度为26℃;后期pH为6.3~6.6,温度为24℃,溶解氧若小于30%饱和度,产率将急剧下降;溶解氧若低于10%饱和度,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不能低于30%饱和溶解氧浓度。
的发酵过程控制十分精细,般2h取样次,测定发酵液的pH、菌浓度、残糖、残氮、浓度、效价等指标,同时取样做无菌检查,发现染菌立即结束发辞,视情况过滤提取,因为染菌后pH波动大,青莓素在几个小时内就会被全部破坏。
2.青霉素的提炼
的提炼分为预处理、过滤、萃取、脱色、结品等步骤,具体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可参见前文。
项目2氨基酸类药物发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