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德行二手设备购销部
9

1510637537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巴氏杀菌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巴氏杀菌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时间:2025-4-28阅读:34
分享:
  • 提供商

    梁山县德行二手设备购销部
  • 资料大小

    251.8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0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34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巴氏杀菌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杀灭食品(主要是液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其核心科学依据是不同微生物的热致死条件差异。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原理

1. 温度-时间组合灭活微生物

关键参数:

72°C~85°C(典型范围,具体因产品而异)。

保持15秒~30分钟(时间与温度成反比)。

作用机制:

高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蛋白质和酶系统,导致其死亡。

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在72°C下15秒即可灭活,但耐热芽孢(如肉毒杆菌芽孢)可存活(需更高温度或压力)。

2. 热力曲线控制

升温阶段:食品快速加热至目标温度(通过板式/管式热交换器)。

保温阶段:在恒温条件下保持设定时间,确保微生物致死率(如牛奶72°C/15秒)。

冷却阶段:立即降温至4°C以下,抑制残留微生物繁殖。

3. 选择性杀菌

杀灭对象:

致病菌(如李斯特菌、结核杆菌)。

大部分腐败菌(延长保质期)。

保留对象:

部分耐热菌(如乳酸菌,对酸奶发酵有益)。

热敏感营养素(如维生素B、C)。


二、典型工艺流程(以牛奶为例)

预热:冷牛奶(4°C)进入热回收段,与已杀菌的热牛奶换热(节能)。

加热:通过蒸汽或热水加热至72°C。

保温:在保温管中保持15秒。

冷却:先与冷原料换热预冷,再用冰水降至4°C。

灌装:无菌环境下包装,冷藏储存。

注:不同食品参数不同,如果汁可能需85°C/30秒以灭活酶类(如多酚氧化酶防褐变)。


三、为什么巴氏杀菌不?

巴氏杀菌并非“灭菌",其设计初衷是:

平衡安全与品质:高温灭菌(如UHT)会破坏风味和营养,而巴氏杀菌在安全前提下保留食品原有特性。

依赖后续冷藏:残留的耐热菌在低温(≤4°C)下生长缓慢,需配合冷链延长保质期。


四、关键设备与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

不锈钢板片组成,高效传热,适合低粘度液体(牛奶、果汁)。

管式热交换器:

耐高压,适合含颗粒流体(如果肉饮料)。

温度控制系统:

PLC自动调节,温度波动≤±0.5°C。


五、应用场景

食品类别杀菌条件目的

鲜牛奶72°C/15秒灭活病原菌,保留活性蛋白

果汁85°C/30秒灭酶防褐变,延长保鲜期

啤酒60°C/10分钟杀灭野生酵母,稳定风味

液态蛋64°C/3分钟灭沙门氏菌,保持乳化性


六、与其他杀菌技术的对比

技术温度/时间微生物控制保质期食品影响

巴氏杀菌72~85°C/秒~分钟致病菌+部分腐败菌冷藏7~10天营养风味保留好

UHT灭菌135~150°C/2~8秒商业无菌常温6~12月部分维生素损失

杀菌锅110~135°C/15~60分灭芽孢常温1~2年可能改变质地


七、局限性

不能杀灭芽孢:需配合冷藏或酸性环境(pH<4.6)抑制残留微生物。

依赖设备精度:温度不均可能导致杀菌不。

冷链成本高:需全程低温储运。


八、发展延伸

ESL技术(延长保质期):90~110°C/2~5,杀菌更强但仍需冷藏。

脉冲电场杀菌:非热技术,未来可能替代部分巴氏杀菌场景。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