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3吨天一体化丝网印花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清澈
水性油墨,在印刷工艺中大量粘合剂及油墨颜料随瓦楞印刷设备的冲洗过程进入污水,造成污水COD 和色度普遍偏高。该污水COD 为8 000 mg/L,色度为150 倍,无法达到油墨工业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具体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油墨污水经酸析—絮凝沉降—压滤处理后加入某种染料褪色剂,随后进行中和。虽然色度和浊度均能达标,但COD 高,无法达标排放。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原有压滤后加褪色剂的工艺改造为化学氧化处理,改造目标是使处理后污水 COD<300 mg/L、色度<50 倍,符合油墨工业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比较了Fenton 氧化和次氯酸钠氧化法的优劣,并通过实验优化了试剂用量与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剂:H2O2 溶液(体积分数为30%)、七水合*、草酸、氢氧化钠、98%浓硫酸、工业废盐酸(质量分数10%)、PAM(非离子态、阴离子态、阳离子态)、次氯酸钠。
仪器:pHS-2c 数字酸度计,上海盛磁仪器有限公司;HACH 2100P 浊度仪,上海昕瑞仪表有限公司;7200 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JJ-4A 型六联同步自动升降搅拌机,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CTL-12 型化学需氧量速测仪,上海隆拓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为使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且处理费用较为合理,从4 个方面对污水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1)单因素控制实验确定絮凝条件,如PAM的种类及投加量、pH 等。(2)单因素控制实验确定 Fenton 反应的条件,包括n(H2O2)∶n(Fe2+)、反应时间、混凝pH、Fe2+用量、酸种类、光照。(3)单因素控制实验确定次氯酸钠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次氯酸钠用量、PAM 种类、反应时间。(4)在操作条件下,对比两种油墨污水处理工艺的成本、效益。
2 结果与讨论
2.1 油墨污水前处理工艺比选
油墨污水前处理主要包括酸析、絮凝,即在 pH 下酸化破乳,然后加入助凝剂PAM 絮凝沉降。
2.1.1 pH 及可见光波长的确定
改变酸的投加量,其他条件不变,进行混凝操作,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知,随着pH 降低絮凝效果迅速提高,但pH<4 后浊度降低不明显。同时,当pH 增大,油墨染料水溶性增加,因此混凝絮凝脱色效果降低。可见pH 直接影响混凝剂的脱色效果。综合上述因素,工艺试验选用pH 为3。
3吨天一体化丝网印花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