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济南友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验室耗材>>编码器>> MT1287NR:376990-01 编码器
现货 P+FPVM58N-011AGR0BN-1213编码器
电流 | 1mA | 电源电压 | 1v |
---|---|---|---|
读出方式 | 其他 | 分辨率 | 1 |
工作原理 | 其他 | 接口 | 1 |
类型 | 其他 | 适用范围 | 1 |
外型尺寸 | 1mm | 信号输出方式 | 其他 |
MT1287NR:376990-01 编码器
MT1287NR:376990-01 编码器
济南友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营各种进口工业机械设备及其配件,仪器仪表,实验室器材,化学试剂。公司专注于进口欧美工业产品,各种工业配件,仪器小到工业用的螺丝,大到几百公斤重的电机。公司现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分别设有办事处和库房,采用就近采购原则,节省了采购成本,从而让利于客户,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货期。
NORGREN 11-818-110 0,4-10 bar 阀Norgren 11-818-110 Regolat.Pres.G1/4 0,4-10 Bar
Norgren 11-818-110 G1/4 0,4-10 Bar
SERVOTEK PTB2-30-05-A 编码器
VOTECH DUOTOV-90/838 滤芯
ARI-Armaturen 424360020G3 100112292 排水阀
LENZE E82EV751-2C 变频器
ADDA 63322RODERMARK OKTA6000A型罗孜泵电机
LENZE GST04-2M VBR080C11 "Lenze E82EV751K2C 8200 vector, 0,75 kW, 4 A, 1/3 x 230 V +-10%, max.
output current 6A, 60W"
AMETEK 117415-51 风机
ametek solatron metrology DP5P item971135-3 位移传感器
Weinreich NPY-2051.0105 水泵
Weinreich Mechanical seal for NPY-2051.0105 密封
Weinreich 0401SP002 MS, 140°C, water, 0,37 kW/ 230/400 V +-10%/ 50 Hz
Weinreich 0401SPZ000 10.33-R
Weinreich 0401SP002 MS, 140°C, water, 0,37 kW/ 230/400 V +-10%/ 50 Hz
Weinreich 0401SPZ000 10.33-R
Schneider XCK-ML102H29 限位开关Schneider XCKML102H29
Parker EF31-CB0-42 放大器
SECURELEC-SOCEM SP ATI 1525 NO.99120516 Securelec Socem AT1 1525
inteva 102.11113NG 接头
NORGREN Buschjost 8536300.919 电磁阀
UTS Biogastechnik GmbH UTS/450635/E11 点火电极
UTS Biogastechnik GmbH UTS/4520305/H3 燃烧器
UTS Biogastechnik GmbH UTS-4520305/M2 热交换器
UTS Biogastechnik GmbH UTS-NW-806350728/804/03 粗过滤器
UTS Biogastechnik GmbH UTS-NW-806350728-G/4 气液分离器
Wachendorff WDGI 58B-100-ABN-G24-S3 编码器Wachendorff WDGI58B-10-100-ABN-G24-S3
viatran 3475APGDH 编码器
Heinrichs Messtechnik GmbH MODEL-CODE:BGN-S15-6030J000-0-S26-0-H/ SEr-NR:310424/0-250L/H/D:1000KG/m3/T:20℃/V:1MPAS/P:40bar Heinrichs -BGN-S15-6030J000-0-S26-0-H
Kubler 8.5020.D95F.0500.0020 编码器Kubler 8.5020.D95F.0500.0020
stauff SLW1TA450 MELE 0282 液位传感器
P+F UC4000-30GM-IUR2-V15 传感器Pepperl-Fuchs 104094 UC4000-30GM-IUR2-V15
P+F VDM28-8-L-IO/73c/110/122 传感器Pepperl-Fuchs 218499 VDM28-8-L-IO/73c/110/122
Hawe NBVP 16 Y/B 0,8R/2-GM 24 阀
MOBREY M-12-S-LP-6EES-1CS-S1-D1-12F300
MESOMATIC DK800/4E/4A/I/IN Mesomatic DK800/4E/4A/I/IN 230V/50..60Hz
Niezgodka Typ:451sGK
askubal 2S522-15 0.01mpa-1.0mpa 220VAC 电磁阀
THALES RS2048CJC Thales RS2048CJC
KISSLING MND1 142050923 Kissling MND1 142 050 923
PAULY PP2441QE/308/R153E2 "探测器Pauly 4354Ex02 + 4350CC2x01 + 4350AC2x01 PP2445/308E /e2/q/1stLU5 + PP2445CC2 /5m/2stLU5
(Cable) + PP2445AC2 (Adaptercable)"
Pauly "PP2445/308E /e2/q/1stLU5 receiver (Monit oring range
308mm)"
Pauly PP2445CC2 /5m/2stLU5 connection cable
Pauly PP2445AC2 ADATTATORE cable adapter
"Schneider Electric
" GV7RE150 Schneider Electric GV7RE150
Telemecanique GV7RE150
FG LINE TYPE: C4 24V DC 27W
MAC VALVES INC PR92C-D0AA MAC -PR92C-D0AA 0-5,3bar
Hoeft & Wessel HW8612/F2???M0166934.09??
BEI-IDEACOD GHU920-1024-019?GHU9_20//5G29//01024//G6R//UOD4 BEI Ideacod -GHU920-1024-019 GHU9_20//5G29//01024//G6R//U0D4*
BEI-IDEACOD GHU920-1212-004 GHU9_20//5SSG//12B12D4//S6R//SOD4 "BEI Ideacod -PHU920-1212-004 PHU9_20//PSSG//12B12D4//S5R050//U0DA** (old:
GHU920-1212-004 GHU9_20//5SSG//12B12D4//S6R//SOD4"
MAHLE Nr:77599996 Mahle 77536550 retrofit kit electr. upper part S/O
MAHLE PI 2202-069 Mahle 77665672 PI 2202-069
MAHLE OC 167 Mahle 77500499 OC 167
Erhardt+Leimer KF 2020 Nr:227831 Erhardt + Leimer 00227831 KF 2020
ANIMATICS SM2315D-IP
Lumberg RKTS 8-299/10M Lumberg RKTS 8-299/10M
Lumberg RKTS 8-299/10M
Lumberg RKTS 8-299/10 M
Lumberg RKTS 8-299/10,0m
SOLDO SIF70221-1 限位开关Soldo SF70221-10A11A3
HEIDENHAIN K14 COD293 328-01
DOLD BA9040?11/301/60?D-78120? Dold 0050352 BA9040.11/301/60 3AC50/60HZ400V
ASM PRAS3-V-90-I1-CCW KAB3M Ser.Nr 20104104923
ELETTA S2-FA65 流量开关ELETTA S2-FA65
schneider-electric TSXASY800 Telemecanique TSXASY800
Schneider Electric TSXASY800
Telemecanique TSXASY800
ACTUATECH S.p.a. GD480 F10-F12
Edison fuse HCTR-75
metrix? ST5484E-151-432-00 metrix ST5484E-151-432-00
eurogi ALTEC3-2024 11E003321 Eurogi 11E003251/EASWTR2024/400-500
nelson 92-36-64
LUTZE LZ-V10-5505N Lutze LZ-V10-5505 24V valve connector
LUTZE LZ-V10-6505N
Lutze LZ-V10-6505 valve connector
BAUER BG50Z-37/D08LA4-TF-G-S/E008B9
SUNVIC VKL2201 Sunvic -VKL2201 7" 16AMP ROD STAT *packing size 25 pcs
SUNVIC VKL2401 Sunvic -VKL2401 18" 16 AMP STAT
VEGA TOR-636EX 液位开关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编辑
编码器可按以下方式来分类。
1、按码盘的刻孔方式不同分类
(1)增量型:就是每转过单位的角度就发出一个脉冲信号(也有发正余弦信号,
编码器(图1)
然后对其进行细分,斩波出频率更高的脉冲),通常为A相、B相、Z相输出,A相、B相为相互延迟1/4周期的脉冲输出,根据延迟关系可以区别正反转,而且通过取A相、B相的上升和下降沿可以进行2或4倍频;Z相为单圈脉冲,即每圈发出一个脉冲。
(2)值型:就是对应一圈,每个基准的角度发出一个与该角度对应二进制的数值,通过外部记圈器件可以进行多个位置的记录和测量。
2、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
3、以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分类
(1)有轴型: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 [2]
(2)轴套型: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
4、以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编辑
1、编码器本身故障:是指编码器本身元器件出现故障,
编码器(图2)
导致其不能产生和输出正确的波形。这种情况下需更换编码器或维修其内部器件。
2、编码器连接电缆故障:这种故障出现的几率 ,维修中经常遇到,应是优先考虑的因素。通常为编码器电缆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这时需更换电缆或接头。还应特别注意是否是由于电缆固定不紧,造成松动引起开焊或断路,这时需卡紧电缆。
3、编码器+5V电源下降:是指+5V电源过低, 通常不能低于4.75V,造成过低的原因是供电电源故障或电源传送电缆阻值偏大而引起损耗,这时需检修电源或更换电缆。
4、式编码器电池电压下降:这种故障通常有含义明确的报警,
编码器(图3)
这时需更换电池,如果参考点位置记忆丢失,还须执行重回参考点操作。
5、编码器电缆屏蔽线未接或脱落:这会引入干扰信号,使波形不稳定,影响通信的准确性,必须保证屏蔽线可靠的焊接及接地。
6、编码器安装松动:这种故障会影响位置控制 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甚至刚一开机即产生伺服系统过载报警,请特别注意。
7、光栅污染 这会使信号输出幅度下降,必须用脱脂棉沾*轻轻擦除油污。
编辑
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使用:
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有高速端安装、低速端安装、
编码器(图4)
辅助机械装置安装等多种形式。
高速端安装:安装于动力马达转轴端(或齿轮连接),此方法优点是分辨率高,由于多圈编码器有4096圈,马达转动圈数在此量程范围内,可充分用足量程而提高分辨率,缺点是运动物体通过减速齿轮后,来回程有齿轮间隙误差,一般用于单向高精度控制定位,例如轧钢的辊缝控制。另外编码器直接安装于高速端,马达抖动须较小,不然易损坏编码器。
低速端安装:安装于减速齿轮后,如卷扬钢丝绳卷筒的轴端或后一节减速齿轮轴端,此方法已无齿轮来回程间隙,测量较直接,精度较高,此方法一般测量长距离定位,例如各种提升设备,送料小车定位等。 [3]
辅助机械安装:
常用的有齿轮齿条、链条皮带、摩擦转轮、收绳机械等。
编辑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光电式旋转测量装置,它将被测的角位移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高速脉冲信号)。
编码器如以信号原理来分,有增量型编码器,型编码器。
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可将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不同型号的旋转编码器,其输出脉冲的相数也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较简单的只有A相。
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OC门输出型)。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Z相信号在编码器旋转一圈只有一个脉冲,通常用来做零点的依据,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
编码器-----------PLC
A-----------------X0
B-----------------X1
Z------------------X2
+24V------------+24V
COM------------- -24V-----------COM
编辑
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
编码器(图5)
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
编辑
它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
编码器(图6)
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也可用于测量直线位移。
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数控制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来处理。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下列方面:机床、材料加工、电动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设备。在ELTRA编码器中角位移的转换采用了光电扫描原理。读数系统是基于径向分度盘的旋转,该分度由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的。此系统全部用一个红外光源垂直照射,这样光就把盘子上的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该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称为准直仪,它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接收器的工作是感受光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一般地,旋转编码器也能得到一个速度信号,这个信号要反馈给变频器,从而调节变频器的输出数据。故障现象:1、旋转编码器坏(无输出)时,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变得运行速度很慢,而且一会儿变频器保护,显示“PG断开”...联合动作才能起作用。要使电信号上升到较高电平,并产生没有任何干扰的方波脉冲,这就必须用电子电路来处理。编码器pg接线与参数矢量变频器与编码器pg之间的连接方式,必须与编码器pg的型号相对应。一般而言,编码器pg型号分差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和推挽输出三种,其信号的传递方式必须考虑到变频器pg卡的接口,因此选择合适的pg卡型号或者设置合理.
编码器一般分为增量型与型,它们存着大的区别:在增量编码器的情况下,
编码器(图7)
位置是从零位标记开始计算的脉冲数量确定的,而型编码器的位置是由输出代码的读数确定的。在一圈里,每个位置的输出代码的读数是的; 因此,当电源断开时,型编码器并不与实际的位置分离。如果电源再次接通,那么位置读数仍是当前的,有效的; 不像增量编码器那样,必须去寻找零位标记。
编码器的厂家生产的系列都很全,一般都是的,如电梯型编码器、机床编码器、伺服电机型编码器等,并且编码器都是智能型的,有各种并行接口可以与其它设备通讯。
编码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前者成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式两类。
编码器(图8)
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旋转增量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这样的编码器是由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的性,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由于编码器在定位方面明显地优于增量式编码器,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控定位中。型编码器因其高精度,输出位数较多,如仍用并行输出,其每一位输出信号必须确保连接很好,对于较复杂工况还要隔离,连接电缆芯数多,由此带来诸多不便和降低可靠性,因此,编码器在多位数输出型,一般均选用串行输出或总线型输出,德国生产的型编码器串行输出较常用的是SSI(同步串行输出)。
多圈式编码器。编码器生产厂家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这样的编码器就称为多圈式编码器,它同样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一不重复,而无需记忆。多圈编码器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测量范围大,实际使用往往富裕较多,这样在安装时不必要费劲找零点,将某一中间位置作为起始点就可以了,而大大简化了安装调试难度。多圈式编码器在长度定位方面的优势明显,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控定位中。
绝缘体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导热性、较高的机械强度,能耐受高温热冲击和化学腐蚀,。壳体是钢制件。壳体六角螺纹的尺寸已纳入ISO标准。火花塞电极包括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两者之间为火花间隙。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启动、功率、工作稳定性和经济性。合理的间隙与点火电压有关。电极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电蚀(火花烧蚀)和腐蚀(化学—热腐蚀)能力,并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中心电极与接线螺杆之间是导体玻璃密封剂,既要能够导电,也要能承受混合气燃烧的高压,同时保证其密封性。
由于火花塞与发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日新月异的发动机技术必然要促进火花塞的不断创新。
火花塞
通过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可以看到火花塞结构的演化与变迁。
1、标准型与突出型火花塞
标准型火花塞是绝缘体裙部端略低于壳体螺纹端面的单侧电极火花塞,它采用了侧置气门式发动机应用较广泛的传统发火端结构。为区别于后来出现的“突出型”,此结构被称为“标准型”。
突出型火花塞初是为顶置气门式发动机配套设计的,它的绝缘体裙部突出壳体螺纹端面伸入燃烧室内。在燃烧的混合气中吸收较多热量,怠速时有较高的工作温度,避免污损;高速时由于气门顶置,吸入的气流对准绝缘体裙部,将其冷却,使温度提高不多,因而热范围较大。突出型火花塞不适用于侧置气门式发动机,因其进气道拐弯多,气流对绝缘体裙部冷却作用不大。
火花塞
从点火效果考虑,电火花应该在混合气流动的地方跳过。发动机燃烧室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不同的点火位置。点火位置可以理解为火花间隙在燃烧室内的位置,即火花塞中心电面至壳体端面的距离。
普通突出型火花塞的点火位置为3mm,越野赛车和大排量摩托车使用的“超突出型”火花塞,点火位置可达7~10mm。点火靠近燃烧室中心部位,火焰传播距离缩短,从而将缩短燃烧周期并减小压力变化的幅度,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2、单侧极与多侧极火花塞
传统单侧极火花塞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侧电极盖住了中心电极。当两极间高压放电时,火花间隙处的混合气将吸收火花热量并因电离被激活而形成“火核”。火核形成的场所一般在接近侧电极处,热量将较多地被侧电极吸收,即电极的“消焰作用”,它减少了火花能量,
火花塞机构图
降低了跳火性能。
于是,在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三侧极火花塞。与单侧极相比,多侧极的火花间隙由多个侧电极的断面(冲成圆孔)和中心电极的圆柱面构成,这种旁置式的火花间隙消除了侧电极盖住中心电极的缺点,增加了火花的“可达性”,火花能量较大,较容易深入汽缸内部,有助于改善混合气燃烧状况并减少废气排放。由于多侧极提供了多个跳火通道,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这里必须指出,放电的瞬间只能是一条通道跳火,不可能多侧极同时跳火。高速摄影的放电过程证明了这一点。
国产火花塞型号中的后缀字母(热值数后面的字母)D、J、Q分别表示双侧极、三侧极、四侧极。
3、镍基合金与铜芯电极火花塞
对伸入燃烧室电极的基本要求是耐烧蚀(电蚀和化学腐蚀)和良好的导热性。
火花塞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电极材料经历了铁、镍、镍基合金、镍-铜复合材料、贵金属的演化过程。现在用得较普遍的是镍基合金。通常,纯金属的导热性优于合金,但纯金属(例如镍)对燃烧气体及其形成的固状沉积物的化学腐蚀反应比合金灵敏。因此电极材料采用镍基加入铬、锰、硅等元素,铬提高抗电蚀能力,锰和硅提高耐化学腐蚀能力,特别是对危害性很大的氧化硫的抗腐蚀能力。镍基合金的导热性不如铜,采用铜芯并将其外表裹以镍基合金(或其他贵金属合金)将大大改善电极的导热能力。
国产火花塞型号后缀中的C代表铜芯中心电极,CC代表双铜芯电极。
4、普通型与电阻型火花塞
火花塞作为火花放电发生器,是一种宽带连续型的电磁辐射干扰源。为了抑制因跳火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无线电场的强干扰,保护无线电通讯并防止车载电子装置的误动作,世界各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加快了电阻型火花塞的开发。我国也发布了一系列强制性电磁兼容的国家标准,对于火花塞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车辆装置无线电干扰特性作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对电阻型火花塞的需求也大为增加。电阻型火花塞在结构上与普通型没有大的区别,仅仅是将绝缘体内的导体密封剂改为电阻密封剂。
5、空气间隙与沿面间隙火花塞
迄今为止,火花塞跳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脉冲高电压作用下,
火花塞(图3)
击穿存在于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产生电火花;另一种是沿面跳火,即放电路线是沿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进行的。前者放电距离短,跳火性能差,传统单侧极火花塞尤甚。因为空气间隙的大小受电源电压的制约,一般为0.6~0.9mm左右。较短的放电距离使火核没有充分的“发育”,热量也较多地被侧电极吸收,降低了火花的能量。若加大空气间隙,则需要提高点火电压,易导致“失火”。沿面放电发生于绝缘体陶瓷表面和空气的交界面,陶瓷表面电场发生畸变会增大局部场强,导致局部先发生放电,由此促使放电的进一步发展,直至电极间隙击穿。这种放电机理使沿面间隙比同宽度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降低。若在相同击穿电压下,沿面间隙比空气间隙的放电距离长。较长的放电距离能大大提高火花的能量。因为火花放电是由能量密度非常不一样的2部分组成,即电容放电部分和电感放电部分。前者具有高能密度,电压高,能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后者能量密度小,但在较长时间起作用。从电火花能量分布可看出电感部分的能量是电容部分的20~30倍,是名副其实的“热焰”,对加热周围混合气而形成火核起主要作用。电感部分持续时间越长,着火性越好。加长放电距离将降低侧电极的“消焰作用”。电火花沿绝缘体表面烧尽油污积炭,避免电极之间的跨连,也避免绝缘体和壳体之间因附着燃烧沉积物导致电流泄漏的现象,保证怠速工况下的点火可靠性。沿面间隙型火花塞的绝缘体没有裙部,不能迅速吸收燃烧室的热量,是一种极冷型火花塞。用途较广的是将“沿面间隙”和“空气间隙”结合在一起的“滑动—空气间隙”,绝缘体裙部与侧电极之间是空气间隙。跳火时火花从绝缘体表面“滑”过再跳向侧电极。由于绝缘体表面电场畸变使击穿电压降低。这种火花塞的绝缘体有正常的裙部,因而能适应不同的热负荷。
6、平座型与锥座型火花塞
所谓平座型,即火花塞安装座(壳体大圆柱端面)为平面,安装时该平面与汽缸之间有弹性密封垫圈。某些发动机为了更紧凑或布置更多的零件(如增加气门),没有给火花塞留下较大的安装空间,这就迫使火花塞缩小径向尺寸,甚至取消外密封垫圈,用“锥座”代替了“平座”。
7、贵金属火花塞
采用镍基合金电极的普通火花塞已越来越不适应大功率、
火花塞(图4)
高转速、大压缩比的现代发动机的需要。为了使火花塞具有更高的点火性能和使用寿命,人们开始瞄准贵金属(铂、铱、钇等),将其用于电极并相应改进发火端的结构。贵金属具有*的熔点,铂金熔点2042K、铱金2716K。加进某些元素(如铑、钯)后,具有*的抗化学腐蚀的能力。将其制成细电极(直径0.2mm),直接烧结于绝缘体发火端中,或以直径为0.4~0.8mm的圆片用激光焊接于中心电极前端和侧电极的工作面。这种电有强烈的*放电效应,在电压相对较低时也能点火,其火花间隙可加大至1.1~1.5mm。贵金属使火花塞的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电极的高抗蚀性能够保持火花间隙*不变(在16万km试验中,铂电极火花间隙仅增大0.05mm),使点火电压值稳定,发动机工作平稳。火花塞使用过程中无需调整修正火花间隙。二是适宜于冷态启动。由于*放电,点火容易,提高了发动机低速工况下的性能。三是减少电极的吸热和消焰作用,增强火花能量。细小的电极使间隙周围的空间扩大,增加了混合气的可达性,使燃烧更充分,排放更低。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食品机械设备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