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矿泉水资源开发及管理
阅读:2050 发布时间:2006-11-151、矿泉水资源勘察奠定了矿泉水工业发展基础
五十年代初,我国在部分省市开展了矿泉水资源的普查和评价工作。据不*统计,当时发现矿泉水点仅500处,“七五"期间,又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广东、福建沿海、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等地进行了不同尺度的矿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共建矿泉水厂848个,占总矿点数的43.6%据1997统计资料,我国尽1000家矿泉水企业产量总和为185万立方,若按3:1的资源产品投入产出比计算,每年矿泉水资源使用量应为555万立方,占全部矿泉水资源量的0.66%,尚不到1%。据二十五个省1993个已评价矿点资料统计,允许开采量为1300750m3/d平均每个矿泉点允许开采量为652.654m3/d,全国按已评价矿点数3500个计算,预测我国矿泉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2285500立方米。这些数据仅是单一的矿水点统计值,若对这些矿泉水点进行区域勘察评定,资源量还可扩大。由此可见,我国矿泉水资源开发潜力是巨大的。
2、矿泉水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
面对我国加入WTO,矿泉水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根据国家技术*统计,1997年全国瓶装天然矿泉水产量达195万吨以上,生产企业近1000家,遍布全国。在生产设备方面,全自动化的进口设备逐年增多,国产化设备的生产也在逐年翻新,设备的精度、灌装速度以及各种辅助生产设备均有明显提高,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然而,就在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销售蒸蒸日上之际,上的饮料大财团瞄准了12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泱泱大国。1996---1998年生产矿泉水的世界*,雀巢集团和达能集团纷纷在我国建厂生产矿泉水和控股我国矿泉水生产企业。
由于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造成一些大城市供水水质感官的缺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加仑桶装矿泉水及其饮水机的推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铺天盖地的在全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全国仍有不少企业看准了矿泉水发展的前景,加大了入世之前对矿泉水生产的力度。
3、加强矿泉水产业的管理、促进矿泉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矿泉水工业的发展,矿泉水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是,目前我国矿泉水业在宏观调空、产品质量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颇多。主要问题是:
(1)天然矿泉水的勘察和鉴定目前有些省份过多过滥,鉴定的多而开发的少。即使建了一些厂,有的资源环境尚未很好保护。1992年和1994年国家技术*组织对瓶装矿泉水进行抽检,抽样合格率为34.5% 和55%;1995年全国统检合格率达到73%,1996年全国统检抽样合格率为76.8%比199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目前矿泉水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卫生指标不能达到国家标准。
根据今年来的抽查结果,矿泉水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设备厂家。1985年全国有两家矿泉水厂主要产品出口。1998年底出现了约百家矿泉水企业,1999年底增至800余家。目前大部分为年产2000吨以下的“作坊"式小厂,设备简陋,工艺粗糙。有的厂家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简单的认为只要买来设备就可以生产矿泉水。某些设备厂家生产的水处理设备达不到产品规定的技术要求。
(2)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国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类型齐全,资源分布比较理想。许多人认为,生产矿泉水容易挣钱,因而出现了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现象。一些厂家只抓产量,不管质量,使矿泉水产量达不到国家要求;虽然一些设备*、工艺精良、管理完善的矿泉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但受劣质产品的影响,加之人们不了解矿泉水厂家及水质的情况,以至好的产品也难以。所以,矿泉水产业急待管理整顿,让人们喝上水、放心水。 目前,全国矿泉水产业前景良好,一些大的矿泉水企业仍在加大开发力度,扩建矿泉水生产线,增加矿泉水的产量,如海口椰树、深圳益力、广东华山泉、福建厦门、北京燕京和可赛等厂家。预计,二十一世纪矿泉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