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浅谈片剂成型原理
阅读:472 发布时间:2012-7-26
片剂的成型是出于药物粉末(或颗粒)及辅料在压片机压力作用下产生足够的内聚力和辅料的粘结作用而紧密结合的结果。为了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克服压片时成分的分离而常需将药物制成颗粒后压片。因此颗粒的压制固结是片剂成型的主要过程,并且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很多。
1.基本机制 在压片之前,药物粉末或颗粒呈疏松状态,颗粒间存在许多间隙,间隙内充满着空气,压片时,在压片作用下,药物颗粒(粉末)发生一系列的移动、破碎、变形等变化,zui后结合成较坚实的片剂。这一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机制。
(1)粒间力 当药物颗粒被压缩时。出于受压变形或破碎,同时相互间被挤压而使粒间队离缩短,接触面积增大,粒子间范德华力增大而发挥作用。
(2)水分的作用 亲水性药物可与水结合形成一层厚度约为3nm的水膜,在颗粒接触面上有润滑作用,使颗粒活动性增强,填装更紧密。其次,水膜还可以增强颗粒在压片下的可塑性。
(3)毛细管作用 颗粒间隙中,毛细管在挤压后力图复原而产生很强的吮吸力,使管壁收缩,增强片剂的粘合人。
(4)固体桥的形成 原料出于受压产生热,使局部温度升高,产生熔融或可溶性成分的重结晶,压力解除后在粒子问形成固体桥,将相邻粒子连接起来而成型。
(5)氢键作用 部分原料或辅料由于氢键作用而相互结合,如微晶纤维素。
(5)氢键作用 部分原料或辅料由于氢键作用而相互结合,如微晶纤维素。
2.基本过程 粉末相互结合成颗粒,这与粘附和内聚合关,粘附是指不同种粉末或粉末对固体表面的结合,而内聚是指同种粉末的结合。在湿法制粒时,粉末间存在的水分可引起粉末粘附,对于无水的药物粉末,粒子间的作用力则主要是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和静电力,即使粒子间表面距离在10µm时,分子间力仍有明显作用。
颗粒压制成型时就只有颗粒的内聚力而无颗粒间的结合力,且在颗粒间存在有很多间隙,间隙内充满着空气。由于压力的作用,药物颗粒发生移动或滑移而排列得更紧密,同时颗粒受压变形或破碎,压力越大破碎越多,致使粒间的距离缩短,接触面积增大使粒子间的范德华力等发挥作用,同时因粒子破碎而产生了大量的新表面,有较大的自由能,使粒子结合力增强。在压力继续作用下,颗粒粘结,比表面积减少,颗粒产生了不可逆的塑性形变,变形的颗粒借助于分子间力、静电力等结合成较坚实的片剂。
如果您想了解压片机更多详细介绍或是有什么疑问,都可以以下0731-844483011进行咨询,或登入本公司*网/进行了解,我司会有专业人员为您解答,以zui大的努力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