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江苏飞龙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资料下载>奶糖的生产原理与制作

资料下载

奶糖的生产原理与制作

阅读:486          发布时间:2012-5-16
提 供 商 江苏飞龙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0K
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2次
资料类型 浏览次数 486次
免费下载    
  生产原理:
  
  奶糖是将砂糖、淀粉糖浆、胶体、乳制品、油脂和水经高度乳化而成的。在这种均匀地统一体中,很难分辨出其中某一种物质的单独存在,同时,经过放置也不会再发生分离现象。
  
  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相,要使奶糖成为高度均一的乳浊体。就必须通过某种手段使油脂成为极小的球体,使其分布在水与胶体的分散介质中去,并被这种介质所包围,使之成为稳定的乳固体,强烈搅拌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制品是天然的乳化剂。乳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有*、单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脂肪酸脂等。它们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剂分子结构的基团中,同时存在着亲水基和亲油基,在物料的乳化过程中,乳化剂亲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亲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从而降低了两相间存在的斥力,变成相对稳定的紧紧吸附在一起的分散体系。
  
  明胶是一种亲水性胶体,也是一种良好的起泡剂。当把明胶溶于水搅拌起泡时,它便吸附在气液介面上。当冲入糖液和加入乳制品后,在搅拌过程中,糖乳制品和油脂便均匀地分布在明胶泡沫层周围。在这种结构中,油脂以细小的油滴分散在这个体系中,加强了泡沫层的稳定性,经冷却后,由糖、乳制品、油脂和明胶所组成的胶质糖体,便逐渐由软变硬,zui后形成一种疏松多孔,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奶糖结构。
  
  明胶的等电点为pH4.7,在pH4.7条件下,明胶的粘度和膨胀度zui低。故在糖果生产中,严禁在pH4.7的环境下进行工艺操作。
  
  强烈搅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结晶,这是砂质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艺条件。
  
  为了防止胶质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还原糖含量,其范围为17~25%,而砂质型奶糖的还原糖含量较低,为14~25%。
  
  制作方法:
  
  浸泡明胶
  
  将选好的12°E以上的明胶,用20℃左右的温水浸泡,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过多,因水分不易蒸发,致使糖体变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左右就够了。稍微加热搅拌,冷却待用。
  
  熬糖
  
  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度随不同物料、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一四季度为124~130℃;二三季度为126~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一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两次冲浆者:*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24~126℃;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30~136℃。
  
  出锅温度随下列条件而改变:
  
  (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锅温度也应相应提高。
  
  (2)配料中淀粉糖浆含量越高,其出锅温度应相应降低。
  
  (3)奶油炼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锅温度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一些。
  
  (4)含蛋白质量高者,出锅温度应降低。
  
  (5)高温季节应提高出锅温度,低温季节可降低出锅温度。
  
  (6)长期贮存或运销于炎热地区者可适当提高出锅温度。
  
  投入炼乳或奶油的温度根据不同物料条件和奶糖品种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温回升至所要求的温度,制成的糖体软硬适度时即可出锅。奶糖是在搅拌时加入。
  
  搅拌和混合
  
  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放入已溶化的明胶,开始慢转搅打,以防糖浆溅溢,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再开快转搅打,zui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体的软硬:
  
  (1)利用熬温控制。
  
  (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
  
  (3)延长搅拌时间,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使组织细腻,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
  
  (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
  
  (2)将奶粉压碎过罗。
  
  (3)强烈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
  
  (4)使用淡炼乳,不使用加糖炼乳。
  
  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
  
  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还原糖含量,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在熬糖后期,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不过这种方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种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它是由两相构成的,即结晶相和糖浆相。结晶相占50~60%,糖浆相占50~40%。结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约在5~30微米之间,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浆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却至60℃以下,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搅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zui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