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利乐公司 我有新说法
1577 0

利乐公司成立之初销售的是一个包装概念。利乐传统包(TetraClassic)是利乐上市的个产品,于1952年问世,截至当时为止牛奶均为散装或装于玻璃瓶里进行贩售。

1公司简介

  利乐是一家提供食品加工与包装的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50年来,利乐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食品行业的积极参与者。安全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支柱,共同促进了利乐的成长。

  今天,利乐在全球共有37家销售公司,42家包材和封盖生产厂,8家包装系统组装厂。2012年,公司拥有23,425名员工,年度净销售收入约为111.6亿欧元,产品行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利乐共生产了1,732亿件包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773亿公升的液态食品产品。

  利乐公司自从197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累计投资37.6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上海的利乐,拥有员工1900多名。

  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天要消费140亿升的水、牛奶、果汁和其他液态食品。多年来,利乐始终贯彻致力于确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举手可得的使命,开发了能保存产品原味和营养价值的包装,使大量液态食品能完好地分销到消费者手中。利乐的产品种类繁多,为巴氏消毒和无菌包装产品提供的包装系统不少于12种,基本分为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两类。在常温纸盒包装业务领域,利乐公司处于地位。所提供产品包括利乐砖、利乐冠、利乐枕、利乐威、利乐钻和利乐晶等。同时,利乐的无菌加工设备和分销设备也广受欢迎。今天,可以包装在利乐包装内的产品不胜枚举,如冰淇淋、干酪、无水食品、水果、蔬菜和宠物食品等。

2发展历程

  利乐(TetraPak)公司的创办人鲁宾·劳辛(Dr.RubenRausing)于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出生于瑞典的Raus,毗邻Helsingborg。一九一八年,他毕业于StockholmSchoolofEconomics。而一九二零年,他则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读书期间,鲁宾·劳辛接触到自助商店(“SelfService”Store)。他当时即预见认为欧洲将会采用这个概念,从而带动人们对便利性*的包装食品之需求。一九二九年,华尔街股市下挫触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而鲁宾·劳辛则与ErikAkerlund于瑞典设立该国首间专业包装工厂。该间名为Akerlund&Rausing的公司其后成为欧洲具规模的包装制造厂之一。当时,工厂主要在制造面粉袋,以改善当时大宗运送过程中浪费面粉的情况。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们居住地方与食品生产距离拉远,因而对食品分销的关注程度亦相对地提高。

  当时消费者需要交还装牛奶的玻璃瓶予制造厂商,以便再次使用。鲁宾·劳辛早已洞悉这种传统食品分销方式,将影响自助商店桶装牛奶的销售量。有鉴于此,鲁宾·劳辛于是号召了一群有活力的人士,并说服他们创造新的包装技术有其必要性,遂起而研究一种既实用且可用完即丢的牛奶包装盒,这种包装后来在乳品制造业产生重大改革,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及容易携带的包装。

  一九五一年,Akerlund&Rausing在Lund成立一间子公司,即TetraPak。于一九五二年,个制造四角型包装盒的利乐包机器正式投入生产行列。

  一九六五年,除了鲁宾·劳辛保留利乐公司的所有权外,Akerlund&Rausing及Rausing家族旗下的公司均被出售。因此,利乐公司拥有更多资源集中发展制造和供应完整的食品包装系统、材质及分销系统。由当时起讫一九九一年止,利乐公司一直是一家专门制造纸包装为主的公司。

  在一九九一年,利乐公司的历史迈入新的里程碑。当时,利乐公司并购全球大的食品制程及农业设备供应制造商阿法拉伐公司(Alfa-Laval),旋即公司在一九九二年进行改组,并于一九九三年一月成立利乐拉伐(TetraLaval)集团。该集团由三个独立的公司组成,各自从事不同的专业业务。当AlfaLaval食品工程公司被整合进利乐公司后,获得适当的设备及专业知识以拓展液体食物制程及制造业务,因此利乐公司乃世界可提供食品包装、制程及分销系统的供应商。

3利乐技术

流程保障创新

  这个拥有5000多项技术,并有2800项正在研发和申请当中的创新*从不缺乏创新的激情。它力求将发明和实践结合,使创新的技术能力具备商业化的可行性,有一系列的理念和流程保证创新*。

  利乐如何从“流程”上保证创新?就是将研发事务提升到公司高层管理的高度,并从客户的角度来审视研发工作。这意味着采取跨领域的思维方式,并打破公司内部的条条框框。利乐将研发中心分散在多个国家,让技术创新与市场更加贴近。而且,以流程为导向在利乐研发部这种全球分散的机构中相当重要。利乐创新力的秘诀还在于深刻理解和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坚持不懈地创造出富有趣味的产品。

  利乐在全球有一个100多人的团队,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团队的工作就是去感应市场。“好比是公司的探测器或感应器。只去问客户需要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市场有手的感知,这样才能够让我们预见到这个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在客户提出要求之前,比他们早一步知道这些趋势。”利乐执行副总裁葛若山博士对创新做出如此解释。

  利乐在中国虽然实力能够进入全球500强,但作为家族企业的利乐对排名并没多大兴趣,它们坚持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客户上。

  利乐中国信奉“与中国客户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采用深度整合各方资源服务于客户的模式。这个低调的瑞典企业,从2005年开始增加与客户联合的形象推广,这些由利乐主要担负费用的广告仍然重点突出客户的形象。在利乐看来,这些新包装从战略上拓展了自身的产品线,同时也为客户带来了增值服务。

  既然坚持将客户放在*,在用人上利乐也有与之相吻合的特点。没有条条框框限制的利乐摒弃“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想法,只要客户有需要,公司有需要,员工有能力和条件,*可以去做其他“坑”里的事情。

超高温灭菌技术

  利乐的创始人鲁宾·劳辛博士曾经说过一句格言:“包装带来的节约应超过其成本。”包装对全球食品的安全营养和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包装,50%以上的液态食品将会因变质或被污染而无法输送到消费者手中。自19世纪中期,巴斯特发明了巴氏灭菌消毒法以来,它一直被视为食品科学的一项重要突破。而随着无菌加工技术和包装在20世纪40年代的出现,为食品科学带来又一次革命。1989年,瞬间超高温无菌加工技术被美国食品工艺研究所誉为50年来食品科学中重要的成果。而利乐正是无菌包装及加工技术领域的*。

  瞬间超高温灭菌处理(UHT)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将产品加热至高温(如牛奶加热至137摄氏度),并只持续4秒,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该过程配合*的无菌包装技术,能有效保存乳品或饮料的营养和味道。同时,由于从包材成形至产品充填过程均是在同一部机器密封无菌的区域内进行,确保了安全卫生且节约空间。

  无菌加工技术和包装使产品在常温状态下具有较长的保质期,有助于以较低的成本将高质量的液体食品运输至较远的地方。不仅使食品的生产过程更趋合理,还缩短了存储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与选择。中国乳品市场的特殊之处正是要把大量产于华北,例如内蒙古等地的新鲜奶源,运到更广阔的华南市场。利乐提供了适合长途运输、便于贮藏并长期保鲜的技术解决方案。

  利乐的包装深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是因为它保障了食品的安全、营养和新鲜,而且给商家的储运和消费者的使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产品加上的服务,让客户感觉物超所值,为客户产品安全和赢利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4践行环保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牛奶、果汁等饮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废弃利乐包装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消费者并不了解利乐包装可以再生利用,因此往往将废包随手扔掉。其实,它们*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专业厂家的处理和加工,废弃利乐包装能够生产出再生纸、地板、垃圾桶、衣架、乒乓球拍、托盘等一大批生活用品和工业用料,既有益于环保,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利乐包装为六层复合纸包装,其中约75%的成份为长纤维纸浆,这些纸浆无疑是再生纸的原料。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利乐积极帮助开发利乐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一条新兴的废弃复合纸包装回收产业链正从南到北逐渐形成,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都建立了专业的回收厂。

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分三类

  1.水力再生浆技术:将利乐包装中的纸浆分离出来,生产再生纸;而将利乐包装中的塑料和铝成分挤压成粒,成为生产塑料制品的很好原料。

  2.塑木技术:利乐包装本身包含的纸质纤维、铝和塑料,把它们碾碎挤压,生产塑木产品,正是物尽其用,成本低廉。室内家具、室外园艺设施、工业托盘等等,都广受欢迎和好评。

  3.彩乐板技术:将废弃利乐包装直接粉碎、热压处理,制成彩乐板。彩乐板可以制成多种产品,尤其是果皮箱,既美观、耐用又成本低廉。

  4.铝塑分离技术:通过特殊加工,从利乐包装的铝塑复合膜中分离出铝和塑料,并分别精炼,制成塑料粒子和铝粉。*分解铝塑复合材料,极大提高了利乐包装的回收再利用价值。

  不过,回收厂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废弃牛奶饮料纸包装原料,生产线还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因此,宣传利乐包装回收知识,培养回收习惯,建立便利的回收体系,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厂商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利乐积极参与回收工作,协助政府和相关机构完善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推动牛奶饮料纸包装回收再生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山东等地陆续出现了近十家循环再利用企业,一条覆盖华北、华东、华南的再生利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据统计,在中国市场,2012年消费后牛奶饮料纸包装的回收量达到11.3万吨,相当于113亿个250ml标准的利乐包装得到了有效再生利用,回收率接近25%,在过去三年里已经翻了一番。

  2011年,利乐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及多家乳品饮料企业发起成立“包装物再生利用联盟”,着眼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携手环保部宣教中心及联盟发起“2010垃圾分类”公益教育活动,聚焦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5进军中国

  早在1972年,利乐公司就在中国的一次展览会上崭露头角。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利乐的台灌装机于1979年在广州投入使用,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250毫升的纸盒装菊花茶立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乐一直紧贴国内液态食品市场的需要,积极引进新食品及饮料包装技术。自1972年以来,利乐在上海、北京和香港等主要城市设立了10余个分支机构,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在北京、佛山、昆山、呼和浩特开设了*的包材生产厂,足以满足甚至超越中国客户的需求。随着中国乳品业的飞速发展,利乐产品也得到了中国市场的广泛认可。

  2004年9月,利乐中国在北京投资6.2亿人民币的新包材厂正式运营,2006年8月再追加投资3000万欧元,年产能由80亿包扩大一倍,达到160亿包。2007年3月,利乐宣布投资6亿多元人民币在呼和浩特建立世界的包装厂。2012年,利乐呼市工厂二期投资完成,全国设计总产能达到600亿包。随着在华总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利乐将足以应对中国市场未来5年可能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也足以证明利乐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利乐也将世界上*的包装技术和理念引入中国市场。2002年10月,利乐在佛山建立了设计中心,开发新颖的包装设计和概念。2003年初,利乐上海加工设备系统中心成立,它主要为从事液体食品生产的客户提供前期的加工设备。利乐包装(昆山)有限公司占地6100平方米的大型仓库内,其*的仓储管理可以配合利乐迅速扩大的生产能力。北京新厂引入了世界上*的生产线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如:多颜色套筒式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电脑自动监测系统及生产全过程质量自动跟踪、检测系统;换卷静态接纸等。2007年2月,利乐又宣布在北京正式成立利乐*进的设计转换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利乐全球的资源优势,并凭借利乐在柔版网点印刷上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以创新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和的流程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为的服务。

  利乐公司一直以来都着眼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将*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引进中国,积极推进生产服务的本地化进程,在中国液体食品包装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里程碑

  1979年台利乐灌装机在广州投入使用

  1985年在香港设立利乐中国有限公司

  1987年北京特许包装材料生产厂投产

  1991年佛山特许包装材料生产厂投产

  1993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代表处

  1994年在广州设立代表处,在成都和厦门设立地区办事处

  分别与北京纸浆造纸试验厂和佛山华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和佛山设立合资包装材料生产厂

  1995年在哈尔滨设立地区办事处

  1996年昆山包装材料生产厂投产

  1997年昆山包装材料生产厂正式开幕

  佛山包装材料生产厂获得ISO14001认证

  北京包装材料生产厂获得ISO90021认证

  1998年在南京和西安设立地区办事处

  在昆山和北京包装材料生产厂获得ISO14001认证

  1999年昆山加工设备中心开幕

  2000年利乐中国管理层迁往上海

  合资企业利乐华新(佛山)包装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合资企业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利乐上海浦东加工设备系统中心成立

  2004年北京第二家合资工厂于9月23日正式启动

  2005年利乐第1000台灌装机落户杭州维力佳食品有限公司

  “利乐,保护好品质”新司徽正式揭幕

  2006年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欧元,产能扩大一倍。

  2007年利乐*进的设计转换中心落户北京

  2009年独资企业利乐包装(呼和浩特)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利乐中国技术研发及生产中心在上海成立

  2011年上海浦东饮料产品研发中心成立

  2012年利乐呼市工厂二期投产

  利乐包装设备上海公司成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