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1249 0

冯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从2003年次提交畜禽屠宰法立法的提案开始,十多年来为推动我国食品安全一直积极建言。

1收到高检答复很“意外”

  

     “感谢您对检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我院将继续加大查办肉类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工作力度,深化开展严肃查办危害肉类食品安全犯罪重大案件的督办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处理危害肉类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司法解释,以细化执法标准,统一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几个月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冯平收到了高人民检察院的答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了“深化肉类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的提案。他说,提案主要是建议有关部门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注水肉、病害肉、走私肉等加强监管。高人民检察院也给了答复,他感到有些“意外”。

  2015年12月4日,在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座谈会上,作为受邀嘉宾的冯平谈及食品安全问题,他再次提出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尤其建议检察机关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背后的渎职犯罪,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为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2011年3月28日,高检专门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检察机关在办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时,要注意挖掘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2014年3月起,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力量,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监督移送、监督立案查处一批犯罪线索,深挖“保护伞”,严惩职务犯罪。

  冯平对此给予肯定。他表示,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检察机关确实做了许多工作,效果也很明显。但是,一些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往往带有黑社会性质,背后还常常有“保护伞”,所以建议执法、司法部门对打击此类犯罪要常抓不懈,露头就打,保持高压震慑;要依靠广大群众,倾听并保护人民群众的检举;要严查案件背后的“保护伞”,严厉打击个别公务人员与黑社会勾结。

2建议制定畜禽屠宰法

  

       推动维护食品安全,冯平一直在努力。

  私屠滥宰,注水肉、病害肉、走私肉等屡禁不止,这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顽疾,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政府管理能力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冯平提交提案,建议完善管理体制,严惩制售“注水肉”,保障肉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他提出,要完善生猪收售、屠宰管理体制和具体办法,加大整顿力度,依法严打“注水肉”犯罪,震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追根溯源,追查提供“注水猪”违禁药品的网络和源头;加强屠宰场管理,兽医要进场检查,严把生猪进场关;企业要认真执行相关规范,提高道德意识、责任意识,落实宰前静养制度,自觉做到不宰杀注水猪;结合九部门联合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取消生产“注水肉”企业的定点资格,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严格禁止将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出租给承包经营户使用,取消代宰;实行生猪经纪人“持证上岗”,落实管理部门,发放“许可证”,并加强监管,严禁无证收售生猪。疏堵结合,规范和引导经纪人行为;加强市场检查,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注水肉”违禁药物的检测,运用科学手段打击“注水肉”不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识别“注水肉”的能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发动群众及社会各界积极举报注水黑窝点。

  他强调,要搞好部门间协调配合,严格执法。发现注水肉要一查到底,从销售、加工、贩运到检验,全部追究责任。

  2014年全国两会,冯平的提案内容依然围绕食品安全问题,他建议制定畜禽屠宰法。

  冯平指出,肉类产业是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链长、影响因素繁杂、风险高、监管难,是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家层面只有《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法律层级较低,适用范围较窄,处罚力度较弱。

  冯平建议,尽快出台畜禽屠宰法,*立法空白,配套相关法规,依法行政,有效监督;将国际广泛采用的安全责任保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预警、安全危机处理、事故处理、事故赔偿、责任追究、缺陷产品召回等重要内容写入该法;将建立肉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写进该法,明确企业、行政执法部门各自的职责,从养殖源头开始,通过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管理、饲料和药物的使用以及屠宰加工和流通领域追踪等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肉品安全,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强调环保责任,将病、死畜禽,废弃物和屠宰污水的处理写入该法;将“动物福利”的有关内容写进该法,逐步有序推动动物福利观念的落实,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3为面粉“禁白”提万言书

  

       前些年,大家会发现,面粉还是那个面粉,而商家出售的馒头却变白了。原来不法商家使用了面粉增白剂。作为食品研究专家,冯平深知面粉增白剂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从2008年开始,冯平与1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他还曾经专门向全国政协提交万言书,要求制定小麦粉国家新标准,明令禁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任何食品中使用。2011年,卫生部发布公告,从当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并同时全面禁止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销售面粉增白剂。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冯平一直紧盯着。他提出,食品添加剂对提高产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指标和延长食品保质期,推动食品加工工业化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就说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灵魂应该是食物内在的本质和食品的品质,而不是食品的化学化。

  冯平认为,科技本身是一柄双刃剑,科学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与舒适,但技术的滥用则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食品添加剂也是如此。

  “在一包普通挂面中,规定可以使用12种食品添加剂。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食品添加剂吗?”在采访中,冯平几次提到“让我们的食物返璞归真”,“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可以不加,就不必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对于个人而言,必须适当控制自己对口腹之欲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健康环保”。

  在冯平看来,近几年来,添加手段的隐蔽性以及缺乏严格的管理程序和保存手段,使食品添加监管形势更加复杂。他说,目前监管中还存在诸多难题。早期作为食品生产主体的单位或作坊业主,非法添加和添加剂的滥用大多是“无知”和“无序”。现在则称得上是“无良”,明知故犯、千方百计采用隐蔽手段对添加物进行掩盖。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