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产品|公司|采购|招标

进口O型圈设计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宁波普瑞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O型圈
  • 所  在  地宁波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6/12/15 8:58:44
  • 访问次数305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食品机械设备网采购部电话:13777369734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食品机械设备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普瑞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是集自主研发、设计、试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橡胶工业制品企业,以生产各个领域配套用密封制品、以及功能性不同橡胶材质的制品。公司主要生产O型圈、X型圈、橡胶球、组合式密封圈、ED平垫片,各种橡胶异形件。按材质主要分为:NBR、FKM、SIL、EPDM等;按用途主要分为:轴用、孔用密封圈。生产所用的胶料全部为进口原胶料,有NBR、FKM、SIL、EPDM等多年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保持品质的稳定,追求不断的进步一直是普瑞斯所秉持的原则。从刚起步时简单性质的密封圈生产到现在能制作出特殊尺寸、材质的密封件之外,也扩大了产品的品项,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具有专业的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八十多台*的生产和检测设备、现代化自动仓储式;我们不断的对产品进行研究和更新,对原料配方反复的进行实验,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确保产品的使用性和质量*。

    选择普瑞斯的理由

    强大的技术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的模具加工技术;

    强大的密封件模具库,目前拥有18000余副磨具;

    强大的密封件库存现货,现代化自动仓储式;

    强大的专业ERP维护、研发专员,优化管理系统;

    强大的公司管理团队,定期展开各项培训与交流,提升各*层职能;

    普瑞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的宗旨:以人为本,我们所拥有的是一个具有*品牌与服务的世界性系统。藉由这一系统,我们的*商与生意伙伴可把'满意'与'价值'传递给顾客与消费者。为顾客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产品,同时提供*的服务和信息,使我们的客户做出明智的、负责任的抉择,满足我们的客户的要求,从而Z终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O型圈,X型圈,组合垫圈,ED平垫圈,橡胶球,
进口O型圈设计的两个参考原则
1、压缩率W:
通常用:W= (do-h)/do%表示,其中do表示O型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表示O型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在选取压缩率时,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应给以重视:(1)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 (2)摩擦力尽量小 (3)尽量避免*变形。
进口O型圈设计 产品信息

普瑞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是生产O型圈的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水平,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司将更加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优质的售后跟踪服务体系,扩大和巩固*,加强每一位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认可和满意度。

一、进口O型圈设计的两个参考原则

1、压缩率W:
    通常用:W= (do-h)/do%表示,其中do表示O型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表示O型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在选取压缩率时,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应给以重视:(1)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 (2)摩擦力尽量小 (3)尽量避免*变形。
  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0%。静密封:圆柱静密封装置和往复运动式密封装置一样,一般取W=10%~15%;平面密封装置取W=15%~30%。动密封分为三种情况:
  a.往复运动密封一般取W=10%~15%。


  b.旋转运动密封在选取压缩率时必须要考虑焦耳热效应,一般来说,旋转运动用O形圈的内径要比轴径大3%~5%,外径的压缩率W=3%~8%。
  c.低摩擦运动用,为了减小摩擦阻力,一般均选取较小的压缩率,即 W=5%~8%。此外,还要考虑到介质和温度引起的橡胶材料膨胀。通常在给定的压缩变形之外,允许的zui大膨胀率为15%,超过这一范围说明材料选用不合适,应改用其他材料的O型圈,或对给定的压缩变形率予以修正。压缩变形的具体数值,一般情况下,各国都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制订出标准或给出*值。
  2、拉伸量
    O型圈在装入密封沟槽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拉伸量。与压缩率不同,拉伸量的大小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拉伸量大不但会导致安装困难,同时也会因截面直径do发生变化而使压缩率降低,以致引起泄漏。拉伸量:α=(d+do)/(d1+do)式中d——轴径(mm);d1——O形圈的内径(mm);do——O形圈的截面直径(mm)。
接触宽度装入密封沟槽后,其横截面产生压缩变形。变形后的宽度及其与轴的接触宽度都和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关,其值过小会使密封性受到影响;过大则增加摩擦,产生摩擦热,影响寿命。变形后的宽度BO(mm)与O型圈的压缩率W和截面直径dO有关,可用下式计算:BO={1/(1-W)-0.6W}dO (W取10%~40%);O型圈与轴的接触面宽度b(mm)也取决于W和dO:b=( 4W2+0.34W+0.31)dO ( W取10%~40%)。对摩擦力限制较高的密封,如气动密封、液压伺服控制元件密封,可据此估算摩擦力。

二、气动液压O型圈密封件密封方式
    1、动密封与静密封
  密封偶合面间zui显著的区别是有无相对运动,静密封的密封偶合面间没有相对运动,动密封的密封偶合面有相对运动。这两种不同密封工作状态,对O型圈密封件的要求有许多区别。动密封除了要承受介质压力外,进口O型圈设计,还必须耐受相对运动引起的摩擦、磨损;既要保证一定的密封,又要满足运动性能的各项要求。
  静密封有可以分为:平面密封(轴向密封)和圆柱密封(径向密封),泄漏间隙分别是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平面密封,根据介质压力作用于密封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有受内压与受外压(外流式和内流式)之分,介质分别从内项外或从外项内泄漏。
  根据密封偶合面间是滑动还是旋转运动,动密封又分为往复动密封与旋转动密封。往复动密封zui为常见,如液压、气动缸中的活塞与缸筒之间的密封,活塞杆与缸盖以及滑阀的阀心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这是一种zui简单和通用性zui广的动密封型式。
  根据O型圈密封件与密封面的接触关系,往复动密封又可分为孔用密封(或称外径密封)与轴用密封(或称内径密封)。孔用密封的密封件与孔有相对运动,轴用密封的O型圈密封件与轴有相对运动。
  2、成形填料密封
  按密封用件的形状、型式,密封分为成形填料密封和胶密封、带密封、填料密封。成形填料密封泛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压模成形的环状密封圈,如O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等。其结构简单紧凑、品种规格多、工作参数范围广、使用方便,是液压系统中使用zui多的一种密封形式。既用于静密封也用于动密封。胶密封是在结构复杂且不利施工的间隙涂膏状液态密封胶,带密封是在管接头等处缠绕橡塑薄膜,堵塞接触面的不规则缝隙;填料密封是以固态软质材料堵塞泄漏通道的密封方法,用于动密封。这是一种古老的密封方式,现在液压、气动中已不太使用,但在离心泵、压缩机、制冷机等设备的往复运动轴上仍有很好的使用。


  3、接触密封与非接触密封
动密封根据密封偶合面的接触型式分为接触型与非接触型密封。接触型密封靠密封件在强制压力作用下,贴在密封面上。密封面与密封件之间处于仅有一层极薄的油膜隔开的摩擦接触状态。这种密封方式密封性好,但受摩擦、磨损条件的限制,密封面相对速度不能太高。液压、气动中的大多数往复动密封都属于这种情况。接触式密封又分为压缩型密封和压力赋能型密封。压缩型密封靠挤压装在填料箱中的填料,使其沿径向扩张,紧压在轴或孔上实现密封。压力赋能型密封是一种有自封能力的密封,成形填料密封圈中的O形圈、Y型圈等属于这种密封。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将密封圈装入沟槽中,并施以一个预压力,当密封件在一个方向受到密封介质的压力作用后,密封件进一步变形,接触压力增加,一适应被密封介质压力的增加,保证密封。
三、进口O型圈设计的选用

O形圈是密封中zui常用的一种密封件。但由于选用、沟槽设计、加工和装配上的不当,常常造成漏油故障,可谓是小件坏大事。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O形圈尺寸的标准有GB1235-76、GB3452.1-88以及GB3452.1-92,其中GB1235-76规定的O形圈截面直径(又称线径)有1.9、2.4、3.1、3.5、5.7等,O形圈采用“外径×线径的标记方法,一般称为老国标; GB3452.1-82与GB3452.1-92基本相同,一般称为新国标,它规定的O形圈截面直径有1.8、2.65、3.55、5.3等,新国标采用惯例,O形圈采用“内径×线径的标记方法。

选用O形圈时,首先应尽量选用新国标,线径2.65和3.55的使用zui为普遍,在外径大于30左右,结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线径3.55的O形圈,以达到更大的压缩量和接触面积。O形圈的材料主要有硅橡胶,丁晴橡胶NBR和氟橡胶FKM,硅橡胶现普遍适用于食品及日常用品的防水密封和保鲜,丁晴橡胶适用于常温机械作业环境,特别是耐油性能较突出,氟橡胶更适用于高温耐酸碱工况。除材料之外,O形圈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的是它的硬度,一般采用邵氏硬度来表示,从60到90左右不等,数值越大表示硬度越高。在同样压力下,硬度越高,防挤出(变形甚至撕裂)的能力就越强。进口O型圈设计。

更多产品可进公司:www.prsxj。。com

在线问商家
在找 进口O型圈设计 产品的人还在看

对比栏

返回首页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2023 foodjx.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品机械设备网 - 食品机械行业专业网络宣传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