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胶材料与液压流体的相容性试验
GB/T 14832-2008《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规定了评价标准弹性体与液压液体相容性的试验方法,标准弹性体是按照规定的配方和工艺制造的,用于对液体进行基本比较。GB/T 14832-2008提供了5种弹性体胶料的配方、混炼程序和硫化程序:丁晴橡胶(NBR)、氟橡胶(FKM)、三元乙丙橡胶(EPDM)、氢化丁晴(HNBR)等。该程序通过在控制的条件下,测量浸泡前后相应的试验弹性体标准试样的物理性能来评价矿物基液压液体、阻燃液压液体可可生物降解液压液体对这种弹性体的影响。进口全氟橡胶O型圈,该标准不提供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配方,如果需要,实际使用的弹性体可采用这些相容性程序进行试验。进口全氟橡胶O型圈,注:这些配方中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对液体的变化敏感,而且又具有高溶胀特性。为了达到足够的贮存寿命宜采用稳定的硫化体系。下面介绍一下弹性体的一些定义:
弹性体:橡胶类高分子材料,该类材料在弱的应力下发生变形,应力取消之后迅速恢复,接近于初始尺寸和形状。
试验弹性体:已知配方的硫化橡胶,用来评价介质对橡胶的影响。注:为了使误差更小,试验弹性体配方只包括保证硫化的zui基本的配合剂
商品橡胶: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制造商不提供其配方,为了满足加工和使用要求,其所含的配合剂比标准橡胶多。,注:由于商品橡胶通常比试验弹性体的质量误差更大,因此使用商品橡胶来进行介质的质量控制是不可取的。
二、O型圈标准丁晴橡胶的试验弹性体
1、总则
按照GB/T 6038-2006的规定,这些试验弹性体的混炼和硫化工艺如下,应对试验弹性体用的每一种配合剂的每个批次都进行质量检验。
2、标准丁晴橡胶
混炼工艺步骤: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
(1)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
(2)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的加氧化锌,然后加2,2,4-*基-1,2-二氧化喹啉聚合物(防老剂RD)
(3)从辊筒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
(4)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的加大约一半的炭黑
(5)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
(6)每端做三次3/4割刀
(7)加入剩余的炭黑和落到料盘里的全部粉料
(8)均匀的在辊筒上加过氧化二异丙苯
(9)每端做六次3/4割刀
(10)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筒调到0.2mm
(11)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入开炼机,薄通六次
(12)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
(13)准备硫化试片
3、制备标准的硫化纸片
在170℃硫化20min.制成2mm±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
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进行试验即可
三、标准氟橡胶的混炼工艺步骤
混炼工艺步骤: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
(1)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
(2)将全部配合剂混合在一起,以恒定的速率均匀的加在辊筒上
(3)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
(4)当添加完所有配合剂,包括全部落到料盘里的粉料后,每端做一次3/4割刀
(5)每端做三次3/4割刀
(6)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筒调到0.2mm
(7)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入开炼机,薄通六次
(8)将胶料压成约2.2mm厚度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24h
(9)将停放24h后的混合好的胶料,在辊距为0.8mm的开炼机上薄通六次,辊筒表面为(50±5)℃
(10)将胶料压成约2.2mm厚度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
(11)准备硫化纸片:在180℃硫化20min.制成2mm±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在230℃的循环空气老化箱中进行24h的二段硫化
(12)控制试验:用制备好的试片进行试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