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ON挠性泵
挠性泵是属于容积泵中转子泵的一种,因弹性体转子的叶片以屈挠方式运转而得名,又称为挠性转子泵、挠性叶轮泵。
早的设计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当时主要用于清理驳船的舱内油污和积水及冲洗甲板。但因其*的性能及弹性体技术的发展,挠性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 挠性泵既具有容积泵的主要特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容积泵。无脉动的液流、随出口压力、介质粘度提高流量下降的特性和离心泵相似。
美国沃尔顿在很多工业领域的应用场合中多是作为离心泵的替代品,解决的是离心泵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输送的介质或无法适应的工况场合)。
中文名:挠性泵
外文名:Flexible pump
原 理:弹性体转子的叶片以屈挠方式运转
时 间:半个多世纪前
主要用途:流体及半流体的短途输送
在处理粘性流体方面挠性叶轮泵有很多优于离心泵的地方。本文中论述了挠性叶轮泵的工作基本原理和它在安装、维护和使用方面的诸多优点。
诸如挠性叶轮泵之类的正排量泵在很多工业领域的应用场合中都是作为离心泵的替代品。挠性叶轮泵于大约60年前发明,它同离心泵相比在处理粘性流体方面存在明显优点。
叶轮转过偏心凸轮后,每单元空腔的容积减少。通过入口管时单元空腔容积增加,形成局部真空,大气把流体压入空腔。空腔通过出口管时容积减少,流体被挤出空腔进入出口管。
挠性叶轮泵输送粘性流体的关键之处在于流速和泵转速成正比。这里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是泵自身内部的摩擦损失,第二是流体与泵入口管壁之间的摩擦损失。泵内摩擦损失增加了流体粘性并导致离心泵性能急剧下降。尽管粘性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泵的转速来减少,但由于离心泵的性能主要依赖流体通过叶轮时的速度,因此减小转速会导致泵性能急剧下降。实际应用中流体粘度都被限制,*至200-300 cP。而挠性叶轮泵可以通过降低泵的转速来减少由于粘性而引起的内部摩擦损失。这种泵的叶轮叶片可以自动调节来适应转速、流体粘度和不同压力。
*让流体进入泵内是输送流体时的主要问题。入口管内部摩擦损失而导致的压力下降是妨碍流体进入泵内的重要因素。为减少摩擦损失,入口管尺寸必须随粘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入口管应尽可能短并且不要弯曲。流体粘度越大泵就越难提升流体,如果粘度*,就应在泵位之上安装带有溢入式料斗的供给箱来给流体提供正压头。
安装时的优点
美国沃尔顿挠性叶轮泵的主要优点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可以把它安装在方便的位置;和离心泵不同的是,它们不必局限于安装在液位之下的溢入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