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井
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格栅的作用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对水泵和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格栅井位于提升井的正上方,采用钢砼结构与调节池合建一体,格栅井的上方建有格栅间一座,防止栅渣传播病毒,为协调周围环境,可对格栅井外面作美化处理。操作人员可定期对栅渣消毒、清理、外运,作为医疗垃圾焚烧掉。为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保证污水除渣的效果,格栅井内设置1台机械格栅和1台提篮格栅。机械格栅和提篮格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机械格栅自动从污水中清理栅渣,管理方便,故障少、维修率低。
疾控中心废水处理设备
提升井
提高水位,提高调节池的利用率,减少土地开挖量,较少投资。提升井采用地下封闭钢砼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提升井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提升井进行维护。
调节池
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采用地下封闭钢砼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调节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调节池中设有潜水搅拌机,定期搅拌,防止悬浮颗粒沉淀。
疾控中心废水处理设备
絮凝沉淀池
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减少了悬浮物对消毒剂的干扰,节省消毒剂的用量,并为余氯在线自动监测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减小占地面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絮凝沉淀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污泥沉积在泥斗中,通过污泥泵定期经污泥管排入污泥浓缩池中,出水自流入消毒接触池。
疾控中心污水废水处理设备*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水质设计参数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设计,按进水COD:200-300mg/l计,出水COD≤50mg/l计,共有六部分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组成。
(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之初沉池:一般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2-0.3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DSW0.5-5m3/h不设初沉池)
(2)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之接触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留时间为4-6小时,填料为组合式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注:DSW0.5-5m3/h接触池为二级)
(3)水处理设备之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自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为0.1-0.15毫米/秒,排泥提至化粪池或污泥池。
(4)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之消毒池:按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消毒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业污水或直排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5)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之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升至化粪池或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用吸粪车从化粪池或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适用范围
中、小规模社区医疗诊所、口腔诊所、医院门诊、美容美体单位和其它需要小规模医院污水治理的单位。
小型畜牧实验室、手术室污水处理等。
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2,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整个系统无需专人管理
3、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外表美观、结构紧凑、便于移动
5、无需投加药剂,节省后续运行成本
6、臭氧消毒,灭菌率达99%,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