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介绍:
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是解决繁复程序的一种简单设备,将所有处理环节需要用到的设备都组合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安装简便,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只需要这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且可以长久使用,设备自身性能很高且成本又低,所以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
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处理效果十分理想且管理方便的设备,为用户提供一种可埋地设置成套有机污水处理设备。其主要目的是使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
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设施:
(1)格栅井
设置目的: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 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2)调节池
设置目的: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人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4) *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将污水进一步混合, 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做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
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 0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 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确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氣,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6)沉淀池
设置日的: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7)消毒池
设置目的: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进行消毒,使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指标要求,合格外排。
(8)污泥池
设置目的:二沉池排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污泥浓缩,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调节池再处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运(每年二至三次)。
(9)风机
设置目的:供O级生化池、调节池中充氧曝气,搅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特点:
◙ 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见效快;
◙ 缺氧-好氧用污泥回流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行管理简便。
◙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
◙ 采用集中控制、主体设备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四、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操作流程:
1、安装调试人员首先要打开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启动设备进水提升水泵,将调节池的污水输送到地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开始。
2、初次使用及调试的设备,当水位达到设备二分之一高度时停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气池内曝气48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四分之三处,再向池内曝气24小时。
3、工作人员要用手触摸调料是否有粘状感,同时观察水体微生物生长情况,直至长出生物膜,方可继续向设备输送污水,水量应逐步增加至设计水量。
4、定时观察水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控制进水水量加以调整。
5、要观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态,出水堰集水必须均匀,一般每隔24小时必须排泥一次,排泥时打开排泥电磁阀,利用气提方式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根据需要在消毒池内加入消毒剂,二沉池来水经过消毒剂加药罐,药剂部分溶解,达到消毒的目的。经处理过的水在清水箱内停留约0.5小时后,就达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体排放。
7、设备调试结束并正常运行后,系统即可进入自动运行,现场将水泵、风机的操作切换在自动运行状态。
8、不定期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五、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埋入地下,污水处理设备基础上的土建设计图设备公司提供,要求四周挖掘宽度须比设备平面尺寸大600mm以上。根据安装图,用吊车将钢结构池体吊入,就位安装时须在设备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不能将箱体位置、方向放错,然后由设备公司负责池子之间的管道连线。安装完毕后须把设备存储满水,实验各管路接口有无渗漏,方可用土填入设备四周与间隙中,并平整地面,把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电控柜与电源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水泵的转向。设备安装后须保证下雨地面不积水,钢结构池体的上方不得压有重物,设备一般不抽空内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设备浮起。
六、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服务:
①、为安装的全过程提供监督服务和技术指导,对设备安装完成状态进行确认,经供方确认安装正确后进入下一步调试阶段。
②、供方与需方共同制定调试方案,并负责调试,对调试设备做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③、在安装、调试期间,供方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技术文件,进行必要的示范操作,解决技术难题,解答需方在合同范围内提出的技术问题,负责对买方操作、维修人员在现场进行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