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隧道烘干机的详细描述:
一、总体结构
炉体
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钢板)制作,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来支撑内部部件并承受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整体外形为长条形隧道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用于将待干燥的物料送入炉内,出料口则便于干燥完成的物料顺利输出。
炉体外壳一般包裹有隔热材料,比如陶瓷纤维、岩棉等,其目的在于减少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能避免操作人员因接触高温炉体而受到烫伤。
加热系统
作为提供干燥所需热量的关键部分,常见的加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电阻加热:在炉内设置电阻丝等电阻元件,当电流通过这些元件时,依据焦耳定律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产生热量。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温度控制相对精准,适合对温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干燥作业,例如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物料干燥。
燃气加热:利用燃气(如天然气、煤气等)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炉内空间及物料。燃气燃烧器通常安装在炉体的特定位置,如底部、两侧壁等。燃气加热能够提供较高的热量输出,适合快速升温且需要大量热量的干燥情况,比如大型物料或批量较大的物料干燥。
红外线加热:采用红外线辐射管或红外线灯泡等作为加热元件。红外线能够直接穿透空气并被物料吸收,使物料内部分子振动加剧,从而快速升温实现干燥。红外线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且能使物料较为均匀地受热的特点,常用于对干燥速度要求较高的物料干燥。
加热元件的布局会根据炉体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具体的加热方式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热量能够均匀地辐射或传导到炉内的物料上。
传送系统
负责将待干燥的物料平稳且连续地沿着炉体长度方向传送,确保每个物料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加热区域并获得足够的效果。
一般由传送链条、链轮、传动轴、电机等组成。传送链条上通常设置有特制的夹具或托盘,用于固定物料,防止其在传送过程中发生位移、翻滚等情况,影响干燥质量。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链轮转动,从而使传送链条按照设定的速度运行,传送速度可根据物料的干燥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通风系统
主要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通风管道等部件。进风口用于引入新鲜空气,一方面为燃气加热提供必要的氧气(若采用燃气加热),另一方面可调节炉内的气压和温度分布。出风口则用于排出炉内产生的废气,比如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等。
通风管道的设计要确保气流能够在炉内均匀分布,既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又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废气,避免废气在炉内积聚,影响干燥质量和工作环境。
控制系统
犹如隧道烘干机的 “大脑”,全面负责监控和调控各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它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操作面板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炉内不同位置,实时监测炉内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则用于监测炉内的气压情况。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调整加热系统的功率(如电阻加热元件的功率、燃气流量(若采用燃气加热)等手段,来控制炉内的温度、气压等参数,使其符合设定的工艺要求。操作面板可供操作人员方便地设置干燥参数、查看运行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