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所在的位置:食品机械设备网>技术首页>技术文献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用于蒸发蒸馏等装置的三种技术比较

来源:   2014年05月20日 14:50   8125
  导读:蒸发发、蒸馏、蒸发结晶、蒸发干燥装置都是高能耗的。能耗在这些装置的运行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单位能耗的降低和优化对降低整个运行成本至关重要。
  
  目前有三种主要的技术实现比能耗的zui小化,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
  
  ■多效技术
  
  ■热力蒸汽再压缩技术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
  
  1.多效技术
  
  在多效蒸发装置中,由新蒸汽加热*效产生的蒸汽不进入冷凝器,而是作为第二效的加热介质得以再次利用。这样可以将新蒸汽消耗有效降低约50%。重复利用此原理,可进一步降低新蒸汽消耗。*效的zui高加热温度与zui后一效的zui低沸点温度形成了总温差,分布于各个效。结果,每效温差随效数增加而减小。所以为达到的蒸发速率必须增大加热面积。初步估算表明,用于所有效的加热面积随效数成比例增加,这样一来蒸汽节省量逐渐减少的同时,投资费用显著增加。
  
  2.热力蒸汽再压缩技术
  
  热力蒸汽再压缩时,根据热泵原理,来自沸腾室的蒸汽被压缩到加热室的较高压力;即能量被加到蒸汽上。由于与加热室压力相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更高,使得蒸汽能够再用于加热。为此采用蒸汽喷射压缩器。它们是根据喷射泵原理来操作,没有活动件,设计简单而有效,并能确保zui高的工作可靠性。使用一台热力蒸汽压缩器与增加一效蒸发器具有相同的节省蒸汽/节能效果。热力蒸汽压缩器的操作需要一定数量的新蒸汽,即所谓的动力蒸汽。这些动力蒸汽必须被传送到下一效,或者被送至冷凝器作为残余蒸汽。包含在残余蒸汽中的剩余能量大约与动力蒸汽所提供的能量相当。
  
  3.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
  
  机械蒸汽再压缩时,通过机械驱动的压缩机将蒸发器蒸出的蒸汽压缩至较高压力。因此再压缩机也作为热泵来工作,给蒸汽增加能量。与用循环工艺流体(即封闭系统,制冷循环)的压缩热泵相反,因为蒸汽再压缩机是作为开放系统来工作,故可将其视为特殊的压缩热泵。在蒸汽压缩和随后的加热蒸汽冷凝之后,冷凝液离开循环。加热蒸汽(热的一侧)与二次蒸汽(冷的一侧)被蒸发器的换热表面分隔开来。开放式压缩热泵与封闭式压缩热泵的对比表明:在开放系统中的蒸发器表面基本上取代了封闭系统中工艺流体膨胀阀的功能。通过使用相对少的能量,即在压缩热泵情况下的压缩机叶轮的机械能,能量被加入工艺加热介质中并进入连续循环。在此情况下,不需要一次蒸汽作为加热介质。
  
  机械蒸汽再压缩加热蒸发器的热流图
  
  在多效热力蒸汽再压缩系统中,待释放的冷凝热仍然很高。在多效装置中,如果有n效,冷凝热约为一次能量输入的1/n。而且,蒸汽喷射压缩器只能压缩一部分的二次蒸汽,动力蒸汽的能量必须作为余热释放给冷却水。然而,开放式压缩热泵原理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甚至消除通过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为达到zui终的热平衡,可能需要少量的剩余能量或残余蒸汽的冷凝,因此允许恒定的压力比和稳定的操作条件。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的原因:
  
  ■单位能量消耗低
  
  ■因温差低使产品的蒸发温和
  
  ■由于常用单效使产品停留时间短
  
  ■工艺简单,实用性强
  
  ■部分负荷运转特性优异
  
  ■运行成本低
  
  节能效果
  
  5t/hr三效蒸发器
  
  设备成本:80万元/套,每年折算成本(10年记)8万元。
  
  运行成本:蒸汽消耗0.45t/t,蒸汽价格200元/t,电耗50千瓦/时(循环水泵、真空泵),平均电价0.6元/千瓦时;
  
  每小时运行成本:5吨蒸发量*0.45吨蒸汽/吨水*200元/吨汽+50千瓦*0.6元/千瓦时=360元+30元=480元/小时;
  
  每日运行成本(20小时/天):480元/小时*20小时=9600元/天;
  
  年运行成本(300天/年)9600元/天*300天/年=2880000元/年。
  
  年总成本:288+10=298万元/年。
  
  5t/hr机械蒸汽再压缩(蒸汽温升8℃)蒸发器
  
  设备成本:250万元/套每年折算成本(10年记)25万元。
  
  运行成本:蒸汽消耗0.02吨/小时(机组密封补汽),蒸汽价格200元/吨,电耗170千瓦/时(主电机、循环泵、真空泵、凝水泵),平均电价0.6元/千瓦时;
  
  每小时运行成本:0.02吨*200元/吨+170千瓦*0.6元/千瓦时=4+102=106元/小时;
  
  每日运行成本(20小时/天):106元*20小时=2120元/天;
  
  年运行成本(300天/年)2120元*300天=636000元/年。
  
  年总成本:63.6+25=88.6万元/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www.foodjx.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www.foodjx.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