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撬动了经济杠杆,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其冲击波让身处大洋彼岸的中国不免有些紧张,房地产、金融、旅游等“敏感”行业,*。可令我没想到的是,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作为我国一家酿酒公司负责销售的副总范如是说。他是刚刚被卷入这场金融危机的。事实上,像范这样对这场金融危机深有感触的酒企业家还有很多,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波,已让中国酒业感受到阵阵“寒意”。
笔者认为,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酒业未来的走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酒业增长趋势将减缓
金融危机袭来,百姓消费欲望减弱,酒市终端消费能力将逐步减弱,酒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酒业增长将减缓。
素有“市场经济晴雨表”之称的餐饮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据了解,不少食肆生意转淡、营业额跌约两成。
日前,晚上7点过后,笔者在山东烟台市区一家大型海鲜酒店门前发现,停车场依然有大半空缺,负责停车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就在几个月前,酒店还在为车位少犯愁。而一些主要依赖高消费和婚宴、经营单一、客源单一的酒楼,生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烟台一家酒店负责人坦言,目前,餐饮大户人流明显减弱。客人以往动辄上千元的消费,现在很少见了,点菜均以中低价位为主。而商务包房里的人均消费,普遍比去年同期低了两成左右。
当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国餐饮业经营形势直线下滑。笔者了解到,zui近1个月,南京大部分餐饮场所生意冷清,据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的一项监控数据显示,过去1个月间,20家主力餐饮店的销售额下滑了近30%。已有个别酒店因生意冷清挂出了转让招牌。
餐饮业的不景气,将直接导致酒水的滞销,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将出现
酒类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供大于求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低端酒将出现消费契机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价格将成为消费的主导因素,酒销售趋冷,质量较好的低端酒将迎来消费契机。
“以前听说次贷危机、金融风暴,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吞噬着我们的钱包。”笔者在杭州的一位朋友老陈说这话时,其每月的奖金已经比往常少了300元。白领们都捂紧了钱包准备“过冬”。处于消费边缘的“准富人”们的品消费提前进入了寒冬。家住江苏的时尚达人吴,已经把每月到大酒楼消费葡萄酒的频率由4次改为2次。
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波及到了香港。“从身边的例子看,香港人的品和商品消费开始受到影响了,并减少外出旅游和用餐,饮酒次数明显减少,酒消费更是在限制之列。”在港工作的金如是说。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向媒体表示,今年香港遇上金融危机,倒闭的情况将更严重,保守估计农历年后结业的餐馆zui少达500家。
在北京,平时喜爱“一盅两件”的市民蔡,近期到酒楼消费出手也不那么大方了,他感叹以往市道好时,会隔三差五地邀请朋友去一些大酒店喝一些酒,显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寻大家开心,如今经济低迷手头趋紧,一些高价酒自己都少喝了,更别说去宴请朋友了。
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已使白领对酒品敬而远之。
政务和商务用酒是酒消费的重要领域,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和公司都压缩了政务、商务宴请支出,酒水消费大幅减少。
由此看来,酒消费已经受到严重挤压,中低档产品将趁机占据消费主流。
传统利润模式将被颠覆
受金融危机影响,酒行业的思维模式和经营观念将发生变革。首先就是要在危机时代颠覆传统利润模式,建立行业新的利润分享规则。
产业主导者必须精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变革和成本优化,提高企业的进入门槛和效率,巩固利润模式;而具有新思维的企业则通过速度冲击规模,以*概念、二流产品、三流价格,冲击老思维的传统企业,构建行业新的利润分享规则。
新兴利润模式的构建,则将以服务和品牌为竞争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把握消费者体验价值,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运营模式。
在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中,企业想要获得更加稳健、快速的发展,还必须拥有更加灵活有效的资本运作战略,包括合理筹措资本、有效运用资本、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提高资本运作的效率和效益等。
当然,金融危机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国酒业经济发展健康,投资环境良好,且有广阔市场,未来两三年,我国酒业*有可能成为海外资本栖身的避风港,迎来投资机会。”业内分析人士说。
面对机遇,酒企业应有选择地积极承接国内外酒精
饮料产业转移。同时,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引发撤资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了投资空当,而这正是有实力的酒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企业应通过并购手段“走出去”,在海外布局产业基地。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明年我国经济形势将比今年更加严峻,中国酒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预计全年酒业增速将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