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技术方案 采购指南 话题讨论 维修保养 资料下载 企业案例 会员报道
葡萄冷库储存及葡萄冷库管理
1.库房及包装物消毒及预冷
果品采收包装前,首先要对库房和包装物进行消毒。
2.浆果入库及码垛
浆果采收后,经过严格分级预冷后,即可开始入库。入库量一次不宜太大,一般情况下,一次入库量应小于总贮量的10%。果品在库内堆放,要合理布局,做到既不浪费空间,又有利于管理和通风换气。所以,为了保持库内气流的通畅和循环,预留通道或夹道不要同气流方向垂直,果筐与库壁之留出10~15cm的间隙,垛与地面应有5~10cm的通风间隙,果箱(筐)与果箱之间也应保持适当间隙。
葡萄的冷藏管理
冷库的管理主要是对温度、湿度和通风量的调节。
(1)温度的控制。葡萄浆果的贮藏适温为一1~0℃,贮藏期间库温要保持相对恒定,避免波动,不可忽高忽低,否则将会刺激果实呼吸强度增加,加速果实衰老及果梗、穗梗的褐变。另外,温度波动大,也会引起结露,加重腐烂。温度过高浆果大量热腐,过低又易成浆果冷害和冻害。当温度低于一1℃时,果梗和果穗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果梗的冰点在一1.1℃,穗梗的冰点在1.3~-1.1℃)。 因此,贮藏期间每天要对库内进行多点定时温度检测,掌握温度变化并加以调控。贮藏结束,浆果出库时,由于外界温度高,直接出库,或放于温室中,浆果易于发汗,表面结露造成腐烂。因此,浆果出库时必须缓慢升温,如此才能保证贮藏质量。
(2)湿度调节。葡萄浆果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浆果贮藏。湿度过低,将会引起果梗、穗梗迅速失水、 缩、褐变。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是造成果梗、穗梗及果粒冷害的主要原因;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易造成果梗,穗梗发霉腐烂。保鲜袋包装贮藏,袋内湿度都在95%以上,一般不进行控制。在机械冷藏中,由于蒸发器及管道经常吸附空气中水蒸气而结霜,同时人工除霜又使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消耗。
水泥结构的摩体对气体也具有较大的吸湿性,所有这些都可能造成库内空气湿度降低,影响浆果贮藏质量。因此必须定期补湿。具体措施有:设计冷库时,通过增大蒸发面积(蒸发管道和蒸发器表面积),缩小蒸发温度与库温之差,控制结霜。其次,库内地面、四壁喷水弥雾或张挂湿草帘,以及在冷却系统的鼓风口安装自动喷雾器,直接增加空气湿度。库内湿度过高时,可通过通风换气,减少库门开启次数,地面撤消石灰、氯化钙或本炭等措施,予以降低。
(3)通风换气。葡萄贮藏中,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浆果贮藏中呼吸释放出的CO2和其他刺激性气体如乙烯、乙醛、乙醇等,防止积聚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衰老。在贮藏初期,浆果呼吸强度大,要求每天或每两天通风一次。通风宣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进行,并注意避开雨雾天气和制冷的配合。贮藏中后期,可适当减少通风次数,一般每10~15天进行一次,也可结合降温一并进行。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www.foodjx.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