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灰熔点测定仪,煤灰熔融性检测仪
煤灰熔融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煤炭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体燃料,电厂燃煤费用约占发电成本的70%~80%左右,通过对电力用煤特性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可以保证火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煤灰熔融性是发电用煤技术条件的七项特性指标之一,是表征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的煤灰﹙试样﹚变形、软化、半球、流动特征的物理状态。煤灰是一种由硅、铝、铁、钙和镁等多种元素的氧化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当其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开始局部熔化。随着逐渐溶化,使煤灰试样产生变形、软化、半球、流动等特征的物理状态。通常以4个状态相应的温度来表征煤灰的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也是指导工业锅炉和窖炉设计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煤灰的变形温度﹙DT﹚与锅炉轻微结渣和其吸热表面轻微积灰的温度相对应,软化温度与锅炉大量结渣和大量积灰的温度相对应,而流动温度则与锅炉中灰渣呈液态流动或从吸热表面滴下的温度相关联。在煤灰的4个特征温度中,软化温度用途较广,一般以此依据来选择合适的燃烧设备,或根据燃烧设备来选择具有合适软化温度的原燃料。在电厂锅炉燃烧中,通常以软化温度ST为1 350°C为分界线,对发电厂固态排渣来说,ST要大于1 350°C,且越大越好。
微机灰熔点测定仪,煤灰熔融性检测仪
详细介绍 HR-9型微机灰熔点测定仪利用微机对灰熔融性测定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灰锥图像直接在微机上显示,并可将灰锥结果图像及相应温度值自动打印,试验过程中图像及温度自动存入硬盘存储器。该仪器广泛应用在电力、煤炭、水泥、冶金等行业。 |
煤样制备的总则
煤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能代表原来煤样的分析用煤样。制样方案的设计,是以获得足够小的制样方差和不过大的留样量为准。制样误差来源一般有两个方面:⑴系统误差,⑵缩分误差。系统误差必然导致测定结果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它是由一些固定原因引起的,如:外部杂质的混入、制样过程中有细粉煤或水分的损失等,系统误差是可以消除的。缩分误差是随机的,原因是在缩分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舍弃掉另外一部分。一般来说,留样越少,这种误差越大,原则上,为了减少所分误差,在每步缩分钟,做好保留尽可能多的煤样,但在实践中,为了减少处理量,又要保留尽可能多的煤样。我国标准中规定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留样量取决于煤样的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