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用细胞技术在太空生产肉 换个角度看人造肉发展

2020-10-31 08:49:14 来源:仪器网 阅读量:5538

  尽管人造肉仍是目前颇具争议性的课题,但是其话题性似乎已经不如2015年前后那般热烈,其中原因之一在于,如今人造肉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了——尽管它们的价格非常高昂。
 
  然而撇开人造肉作为商品的价值,其技术的发展是否有可能改变某些领域现有的状况呢?答案或许是“可能”。近日,以色列一公司表示他们正在与科技公司和航天局谋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试图在未来人类航天计划中加入创新肉类培育技术。而其中提到的创新肉类培育技术便是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组织工程学和食品科学方面的知识,以细胞技术在太空中生产肉食。
 
  尽管听起来这种想法天方夜谭,但并非没有可能。早在去年的10月,法国媒体就曾报道过一项尝试利用3D打印机在空间站制作人造肉的试验,并且当时该试验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显然太空已经向人造肉技术敞开了大门,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开始关注在太空中利用细胞技术造肉的项目呢?私以为其原因与人造肉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首先是实际需求。目前,单从肉类来说,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食用的大多是从地球带去的真空包装或干燥的肉类。尽管,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些肉类已经可以满足宇航员的身体需求,但是却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携带数量的限制。
 
  未来,人们终将会像更遥远的行星出发进行探索,这时候,携带数量的限制自然也成为了约束探索进程的要素。但是如果细胞技术能够在太空环境下被有效运用,那么即便是严酷和遥远的外星探索项目,宇航员也可以依靠极少的资源生产肉类产品,从而获得充足的食物。
 
  其次便是商业发展。客观的来说,太空中微重力的环境,更适宜于细胞组织培养。换言之,将人造肉相关技术带去太空,能进一步的对技术进行优化,从而在技术层面减少人造肉的生产成本,让其发展为一种能够与天然肉竞争的食材。
 
  不过,对于用细胞技术在太空生产肉这个项目的未来局势,却无法轻易下判断。像是人造肉的质量标准,是否存在潜在隐患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话题。事实上即便是目前市场上价格不菲的在售人造肉,作为食品他们同样离不开色谱、质谱、光谱的仪器严格把关。因此,人造肉上太空能否成功,可能还需要继续关注后续外媒的跟紧,而人造肉是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是需要时间来判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