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进蔬菜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2022-04-06 15:00:33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阅读量:5962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阜阳市菜篮子工程推进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全省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稳步推进蔬菜、中药材千亿级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动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抓好蔬菜稳产保供。充分认识蔬菜稳产保供的重要性,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街接,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充足、种类丰富、价格基本稳定。一是稳定蔬菜产能。确保基本菜地保有量,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复种指数等措施提高现有菜地利用率,强化应季、应急、速生蔬菜生产管理,实现蔬菜产量稳中有升。二是加强监测调度。强化蔬菜生产信息和应急监测调度,及时动态掌握本地蔬菜生产、供应和价格波动情况,因地制宜落实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措施,帮助协调蔬菜跨区域调运,增强蔬菜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建立保供机制。各地要筛选和确定一批产能稳定的蔬菜应急储备基地,签订应急保供协议,明确应急保供基地的生产能力、产品类型、销售区域、价格形成等情况,并于4月底前将完善相关信息后的《全省蔬菜应急保供基地情况表》(见附件1)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
 
  二、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明确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定位,积极贯彻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的牵引作用,确保“两强一增”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落实播种面积。通过新增设施蔬菜(包括将露地蔬菜改造为设施蔬菜、在非蔬菜种植地新建设施蔬菜)、扩大设施蔬菜复种指数等方式,着力增加设施蔬菜播种面积,提高设施蔬菜比例。二是提升生产水平。逐步普及标准化钢架大棚,加快推广集约化育苗、土肥水管理、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等生产技术模式。三是加强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从市县年度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落实设施蔬菜发展资金,大力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积极探索和完善担保、贴息、债券、保险等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杠杆作用,有效引导和撬动金融与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协调自然资源部门,保障设施蔬菜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三、积极推进千亿级绿色蔬菜、中药材产业打造。一是加强调度督查。打造十大千亿级绿色蔬菜、中药材产业已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并列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各地要比照省级做法实行月分析、季调度,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开展专项督查。二是推动“双招双引”。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选准抓手、主动入位,确保蔬菜、中药材产业“双招双引”工作落到实处。扎实做好蔬菜、中药材产业的项目谋划、编制与储备等前期准备工作,为招商引资和申报省级以上有关项目夯实基础。及时跟进了解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在谈项目、意向项目等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切实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与困难,力争意向项目抓紧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早日投产。
 
  四、加快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产业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马鞍山市、宿州市、亳州市农业农村局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动加强对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试点企业的指导,倒排时间表,明确路线图,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推进调度,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为全省特色产业互联网建设提供示范引领。省特色农业管理站要探索建立“技术+金融”的调研会商机制,通过建立技术和金融专家库以及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商定合作事项,协调具体问题,推进产业技术与金融扶持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
 
  各地要认真总结提炼,并至少形成1篇在蔬菜稳产保供、设施蔬菜发展和蔬菜、中药材千亿级全产业链打造,以及推动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或者经验做法、技术模式、取得成效方面的报告,于9月底前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并于每季度末3日内以市为单位上报《安徽省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调度表》(见附件2)。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