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渔港项目投产
5月16日,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蓝色渔港正式投产。作为该项目的运营主体,恒兴食品(广州)有限公司同期盛大开业。本次活动以“食在广州,鲜在南沙”为主题,由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现场进行投产启动、项目揭牌、战略签约、品牌发布等多项仪式。该项目的投产是南沙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打造大湾区“蓝色粮仓”的具体实践。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职)陈东,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廖重斌,南沙区委副书记、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麦洁萍,中国建行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胡明,中国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夏春林,广州农商银行总行副行长古波,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钟毅,广东华兴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卢一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处长黄维华,中国建行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部总经理马鹏龙,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青峰,南沙区万顷沙镇党委书记高飞,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志祥,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永中以及各级领导和嘉宾逾300人出席活动。
广州南沙蓝色渔港项目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核心项目,蓝色渔港总投资3亿元,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集成水产精深加工、智能分拣、冷链物流等七大功能模块,年加工水产品3.5万吨,冷链仓储能力超8000吨,年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将成为大湾区水产品加工量最大的基地之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恒兴集团携手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深度融合恒兴30多年水产全产业链发展优势与南沙国企的区位政策优势,为湾区消费者供应新鲜、优质的水产品,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供给。
项目配套建设智能水产品生产线、智能冷链仓储、水产品大宗交易平台、冷链配送设施、食品研发及安全检测设施、互动式预制菜体验中心等,集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展示中心、检测中心、销售中心和数据中心于一体,日加工量达13万斤。
领导致辞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职)陈东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渔业生产国、海水养殖国、远洋捕捞国、水产消费国,水产品出口额全球第一。在当前大背景下,需要明确南沙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站位,明确蓝色港湾预制菜产业园及工厂的定位,思考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如何错位出招,彰显核心竞争力。基于定位、站位及错位,南沙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段位要致力于推动市场、生产、仓储物流、科研创新四个共享,期待项目投产后能为全省、全国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和消费场景。
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志祥表示,蓝色渔港项目全面运营后,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超过3万吨高标准的水产制品,为周边水产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了稳定的销路,助力百千万工程。通过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让南沙优质水产品直通大湾区商超门店以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的餐桌,真正实现从塘头到餐桌的朝捞夕至。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在致辞中感谢政府、合作伙伴、金融机构以及客户、养户、媒体朋友们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结合南沙农业资源及区位优势、恒兴30多年发展经验及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南沙项目是恒兴集团与南沙现代农业集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一次合作,目标在未来三年内达到满产,为大湾区8000多万人口提供营养、安全、便利的食品供应保障,把放心菜端上大湾区市民餐桌。
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先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合作交流展示平台揭牌,华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授牌。大平台、银行系统、餐饮供应链客户合作签约。
渔恒鲜,恒兴食品·蓝色渔港旗下的预加工水产品鲜锋品牌,主打清江鱼、海鲈鱼两大核心品类,推出了调味鮰鱼、盘龙鮰鱼、功夫海鲈鱼等六大明星单品,拥有“鲜·快·好·省”-食材鲜、出餐快、味道好、成本省的优势,是连锁餐饮与高端宴席的品质之选。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