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所在的位置:食品机械设备网>技术首页>技术文献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啤酒色度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   2012年08月14日 14:30   52137
  Foodjx导读:啤酒色度大部分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主要包括原料中麦芽色度的浸出,煮沸色度的形成,包装杀菌及激沫时色度变化。同时,在发酵和过滤时又会消失部分色度物质。用公式可表示为:啤酒的zui终色度=原料色度+煮沸色度+激沫色度+杀菌过程-发酵色度-过滤色度。
  
  啤酒生产过程色度物质的形成因素
  
  色度物质的含量主要与生产过程中色素物质的浸出和形成条件有关。以美拉德反应为主体,通过麦芽与酒花中多酚物质的溶解、氧化聚合形成。控制工艺条件,减少类黑素的生成量,使啤酒zui终具有良好的光泽。
  
  原料因素
  
  制造麦芽用的大麦因品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度,同时受到制麦工艺的直接影响。如浸麦度过高,叶芽生长过长,焙焦期空气湿度过高,温度高而烤糊,形成大量黑色素。大麦含有多酚物质较多,制得的麦芽色度较深。
  
  麦芽溶解度过高,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含量高,同时,在大麦发芽时,为蛋白质和淀粉分解为可溶性氨基酸和糖,提供了较多的美拉德反应的组分,加速了色素物质的浸出。麦芽色度是决定啤酒色度的首要条件,一般在生产工艺相对固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麦芽的色度和采用不同原料配比方案来调整麦汁和啤酒的色度。
  
  酒花因素
  
  酒花储存时间过长,或已氧化变质,其中的酚酸、儿茶素、花色苷等物质过多会产生苦涩感,同时也使啤酒色度加深。良好的酒花呈黄绿色,陈年酒花则由于被氧化而变成褐色或红色;酒花中的单宁物质与铁盐呈蓝黑色,单宁物质氧化后变成红色鞣酐均会增加啤酒色度;酒花用量过大,添加时间不同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啤酒色度。
  
  酿造用水的因素对色度物质浸出的影响
  
  如果水中的碳酸盐含量过高,就会增加糖化醪液色度,使麦汁色度上升。酿造用水的pH过高,或是水质太硬等都会增加色素物质的浸出机会,以及多酚物质的过多溶解。因此,在使用时应对水进行软化处理和调节pH值,保证zui终麦汁的pH值在5.2-5.5之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www.foodjx.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www.foodjx.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