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是指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食品。如今,非遗食品的制作和文化的传承成为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很多非遗食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非遗食品生产企业开始引入自动化食品生产线,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始创于清朝,于2011年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期的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已经有了鲜肉包、三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
为了给品牌注入新活力,狗不理包子集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包子自动化生产线,制定严格的数字化指标,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增大产量,降低人工成本。除此之外,狗不理包子集团还将业务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速冻加工上,利用冷链物流来运输速冻包子,进一步扩大狗不理包子的市场规模。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的传统面食,于200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刀削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刀将面团削成面片,面条口感劲道,风味独特。为了方便广大食客在家也能吃到刀削面,很多当地企业推出了真空包装的刀削面条。
在工业生产中,人工削面显然不适用。据了解,相关企业在生产刀削面条的的时候会使用
和面机、刀削面机等食品加工设备,生产效率高,面质量均匀,不输给人工削面。此外,山西省还发布了《山西刀削面制作规范》来保障刀削面加工质量,积极推进刀削面的产业化和机械化生产。
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一般指的是广东、广西等地区在中秋时食用的月饼,是月饼种类的一个分支。广式月饼凭借其香甜可口、皮薄馅软的优势获了很多食客的好评,尤其是安琪广式月饼更是于2008年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随着广式月饼的消费者喜爱度越来越高,手工制作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人工成本上升、卫生等问题也是促使广式月饼生产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不少月饼制造企业已经将传统手工制作升级成自动化月饼生产线。自动化月饼生产线包括了从制作面皮到冷却封装等一系列
食品加工机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因人工接触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小编结语:在推进非遗食品工业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人提出大部分非遗食品的特色就是手工制作,怎么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呢?但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导致很多非遗食品的价格持续上涨,而自动化生产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如今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非遗食品的手工制作无法满足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实现工业化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品安全问题。
而对于食品加工设备企业而言,如何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核心工艺传承之间的平衡是生产设备的关键点之一。相关制造企业要通过对设备和技术的改革创新,在保证食品加工的核心工艺不变的同时实现自动化生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