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消费群体年轻化带动着消费市场向多元化转变,买菜做饭对年轻人来说成为“可以,但没必要”的存在。尤其是随着各种拌饭酱的出现,更是为吃饭带来了便捷、便宜的消费体验。酱料市场成为热潮,
搅拌机、干燥机的应用,以及复合调配技术等产品加工工艺成为市场竞争的抓手。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作为其中一大分支的酱料产业早在2017年总产量就达到80万吨以上,总收入为68亿元。酱料产业向好发展,新品类产品上市加速,市场竞争激烈。
日前,以香菇酱闻名的仲景食品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香菇酱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实际上,一直以来各种酱料就是我国颇具特色的风味美食,辣椒酱、肉酱、香菇酱...许多家常食材炒制后皆可短时间存放,随吃随取,十分方便。如今,麻婆豆腐酱、酸豆角肉沫酱、剁椒萝卜酱等从家常炒菜演变而来的酱料更是丰富了市场,相应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提升。
拌饭酱的制作主要涉及到原料处理、炒制、杀菌、冷却、包装等多道工序,净菜加工、自动搅拌机、杀菌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已经是各大调味品企业进行规模化加工的常态。匀速运转的流水线生产以高效率、稳操作保证优质、健康产品的出炉。
此外,由于蔬菜、肉类等原料水分含量过高不利于后续加工处理和储存,在对原料进行处理的环节中,利用干燥机,可以对空气量、温度、加料速度等进行调节,将原料含水量降低到合适的范围内,既能提高炒制环节的加工效率,同时能够提高产品保存期限。
小编就曾经买过某网红拌饭酱,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未开封的拌饭酱保质期为24个月,开封的拌饭酱冷藏可以保存至少五至十天,但还是要尽快食用。
而随着酱料研发以家常炒菜作为切入点,对于酱料的标准化调配也成为主要的问题。
酱料口味延续大多是依附于人工的记录和不断尝试,很难保证完全统一。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后,口味标准化终于有了解决方案。通过引进自动化检测分析仪,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麻度进行分级,目前辣度量化也有了基本分级,这给调味制作环节的标准化建立了良好基础。
让三餐变得更方便,拌饭酱撑起了年轻市场的新天地,加工工艺的升级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为酱料加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是企业的职责,也是抢占消费者的关键。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