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宁夏实施新一轮农机补贴政策 力争粮食机械化达到81%

2021-05-20 09:01:45 来源:农机网整理 阅读量:7313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2021年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相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实施方案明确,以提升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为目标,持续提升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21年底,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81%,其中:小麦、水稻在保持现有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节本增产增效途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90%,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70%。
 
  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实施方案指出,实施2021-2023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购置补贴需求,对粮食生产机械实行优先鉴定,探索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新产品补贴试点,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合理提高玉米籽粒收获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等薄弱环节机具补贴额,增加先进适用装备供给,促进机具升级换代。将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实行应补尽补。积极争取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扶持,支持玉米机械化收获及产地烘干、小麦免耕播种、水稻精量播种等关键薄弱环节作业服务,加快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方式应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同时加大种地养地型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实施机械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种地养地相结合,在满足畜牧业饲草料需求的基础上,以机械化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为目标,鼓励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留高茬收获、秸秆机械化灭茬粉碎、深翻还田、饲草过腹转化还田和以秸秆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机械化撒施等技术和装备,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以解决土壤板结、耕层变浅、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等问题为目标,高标准实施50.68万亩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坚持2-3年深松一次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30cm及以上深松深度标准,因地制宜应用机械化全面深松、局部深松、深松旋耕及深松灭茬联合整地技术与装备,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防涝和盐碱地排碱能力,形成虚实结合的耕层结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同步实施智能农机数字化信息化推进行动。依托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以自治区原种场、灵武市、利通区智能农机示范基地为重点,加大先进可靠的深松作业、深翻作业、秸秆打捆、对靶变量施药等智能农机化技术及装备的示范应用。组织开展监测平台、终端设备及手机APP数据采集与共享、使用与维护、作业标准及测量方法等培训,提高技术服务人员和机手对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水平,确保作业数据及时、准确、可靠上传。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农田深翻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区主管部门要按照“整村推进、集中作业”的原则合理确定实施区域,项目区全面推行智能监测技术,严格按照要求配备深松、深翻、秸秆打捆、作业监测等机具设备和作业动力。
 
  在农机安全生产方面,深入落实农机保安全惠农强农政策。实施农机免费管理,完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上牌1700台、安全技术检验5.1万台次、审验驾驶员(换证)1.275万人、培训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含非牌证管理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1.53万人次。加快推进农机综合保险,严格按照大中型拖拉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大型饲料混合机、自走式植保喷雾喷杆机保费补贴250元/单,植保无人机500元/单,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微耕机保费补贴200元/单,铡草机、卷帘机、粉碎机、脱粒机、插秧机保费补贴53元/单标准,完成农机保险保费补贴1.16万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