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江苏省《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

2021-06-09 08:53:12 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9466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餐饮业的定义并结合《江苏省食品经营许可(餐饮服务类)审查细则(试行)》,将餐饮业定义为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包括正餐服务、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以及其他餐饮业等。
 
  餐饮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食材、食用油和调料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组成的气、固、液三相混合物。餐饮业大气污染物对大气复合型污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餐饮业排放的油烟主要为细颗粒物,PM2.5 质量浓度约占 PM10 的 80%以上,PM1.0 质量浓度约占 PM2.5的 50%~85%,直接对 PM2.5 浓度产生贡献;其次烹饪会产生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烯烃类、芳香烃和烷烃类等组分可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增强大气氧化性,对臭氧和二次颗粒物的形成产生贡献。
 
  为加强对饮食业排放油烟的控制,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HJ/T62-2001)。标准和规范分别对餐饮污染源排放的油烟浓度和所采用油烟净化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标准实施对餐饮油烟污染预防和排放控制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促成并推进了油烟净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我省餐饮业的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已不能满足我省餐饮业污染控制需求,存在餐饮油烟排放限值宽松油烟净化设备去除效率要求偏低等问题。
 
  目前山东、上海、天津、北京、河南、重庆、深圳等省市相继发布了餐饮行业地标,我省亟需开展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相应的排放限值和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江苏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国家或地方出台相应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涉及本标准未做规定的项目或排放控制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应标准要求。
 
  本标准引用的文件包括: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55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107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度法。
 
  油烟净化设备运行操作要求:1.餐饮服务单位应安装符合本文件排放要求的净化设备,并按 HJ 554 规范设置集气罩、排风管道和排风机。2.大气污染物净化设备应与排风机联动,同步运行。其额定风量不应小于设计排放风量(设计排放风量=基准灶头数×基准风量)。3.净化设备清洗、维护及更换滤料频率应按其使用说明的要求执行,没有具体要求的应每3个月清洗、维护及更换滤料1次。
 
  油烟净化设备台账记录要求:1.净化设备安装或更换时,应在设备易见位置粘贴标志,显示设备技术类型、额定风量以及提供安装或更换服务的单位名称、联系信息和日期。2.餐饮单位应记录故障检修、清洗维护或更换滤料等情况,台账记录表参见附录 A。台账记录应至少保留三年备查。
 
  大气污染物采样位置和采样点:1.餐饮服务单位应设置采样口、采样平台及排污口标志。2.排气参数的监测采样按照 GB/T 16157 的要求执行,油烟的监测采样按照 HJ 1077 的要求执行,非甲烷总烃的监测采样按照 HJ 38 的要求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餐饮服务单位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餐饮服务单位设计及其经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居民家庭餐饮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