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对保障生猪产品质量、防范畜禽动物疫病等有着重要意义。自《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并于2021年8月1日施行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政策规划加快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安徽起草了《安徽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
猪肉在我国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以来我国也通过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等,保障猪肉食品安全、为人们带来“放心肉”。面对新时期、新形式下生猪屠宰环节全过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疫病防控制度不健全、违法违规打击力度不够等问题,早前我国也对《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行第四次修订,并从上述三大部分入手形成包含总则与附则的四十五条管理条例,于8月1日正式实施。
为贯彻落实新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加快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日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起草了《安徽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若您有相关建议或意见,可于2021年9月24日前可通过相关渠道进行反馈。(参见下方文件下载内容)
在该《发展规划》中,首先对安徽省生猪屠宰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指出自2014年压点整改后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从514家压减到144家,随着一系列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与相关管理条例的修订出台,省内生猪屠宰标准化、法制化水平得以提高,并先后创建宿州福润、安徽福润、芜湖双汇等5家“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在此基础上,也提出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发展模式到2025年全省生猪屠宰加工总量达到3500万头左右,大中型规模化、标准化、冷链化屠宰企业比重达到50%以上的发展目标。
面向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则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提出数量以农业农村部批准备案数量为基数,实行总量控制,只减不增;上大压小,提升质量;鼓励发展冷链化定点配送肉品销售网点,保障农村乡镇或居民集中居住地肉品供应三点设置标准。另外,为推动生猪屠宰行业健康发展未来将大力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对资质不全、屠宰设施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的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清理整顿,并鼓励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藏车等冷链设备为生猪产品冷鲜储运、新鲜上市赋能。
当下,安徽省11个市共分布有14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以满足地方生猪屠宰加工需求。随着后续《安徽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也将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与政策扶持等举措,进一步推动省内生猪屠宰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实现健康、规范发展。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