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精深加工推动芦蒿产业多点开花 “绿叶”变身“金疙瘩”

2021-12-08 11:47:18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编辑:Jason 阅读量:7586

  随着大棚种植技术日益成熟,诸如春季时令蔬菜在秋冬季也能吃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眼下安徽一带芦蒿陆续上市依旧给冬季蔬菜市场增添一抹新颜色,也为冬季蔬菜保供给、稳菜价添动力。对于日渐规模化的芦蒿产业来说,利用冷藏保鲜设施保障鲜菜供给的同时走精深加工路线,以芦蒿挂面、芦蒿干、芦蒿腌菜等叩开市场大门,则成为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的一大方向。
 


 

  芦蒿又名蒌蒿、水艾、水蒿、香艾、柳叶蒿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蒿嫩茎叶清香、鲜美、脆嫩,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凉拌、炒制食用,也可用于腌渍咸菜、酱菜。同时,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典中均对白蒿(多认为等同芦蒿)有所记载,可见其还具有不小的药用价值。
 
  虽说芦蒿同香菜、芹菜等蔬菜类相似,都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能接受其味道的人就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则是避之不及,加之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食用、药用价值较高的芦蒿也成为不少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安徽阜南,种植补贴投入、保底收购、智能温室搭建、农技专家指导、统一种植管理等因素驱动下,已有三十多年芦蒿种植史的阜南历经高潮期、低潮期后,现今芦蒿种植规模再度扩增至17000多亩,每年可带动地方农户增收6000元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随着近段时间芦蒿进入新一轮成熟期、收获期,农户们也纷纷开始投入新鲜芦蒿采摘、打包中,随后将销往江浙沪、湖北等地区。当然,在近年来安徽、江苏等地芦蒿种植规模不断扩增中,也能看到冷藏保鲜设施逐步搭建起来,为芦蒿产后生产加工、错峰销售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东和平村建起320立方米冷库、归仁镇早几年就建起库容量达1920立方米的保鲜库等等。
 
  与此同时,延长芦蒿产业链,使芦蒿产业实现多点开花、共同发展也成为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举措。现如今,借助榨汁设备使新鲜芦蒿化身为蔬菜汁,再融入到面条、蒸饺等面制品加工中,提色提味又营养;利用烘干设备将不耐储的芦蒿制成芦蒿干,并做出多种口味,既能消化芦蒿产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选择空间。此外,将味美可口的芦蒿腌制小菜包装后上架销售,或是发展芦蒿茶、芦蒿丸子等,都展现出芦蒿产业精细化发展思路。
 
  绿叶蔬菜作为农产品售卖相当于“本职”,纵深发展精深加工则是锦上添花。像是芦蒿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中,精深加工路径的拓宽将有助于使“绿叶”变“金果”,使农业产业发展更加稳健。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