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需求的增长使得以核桃为代表的坚果产品迎来“春天”,核桃产业已然成为支撑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进一步提升核桃附加值,破壳取仁等环节加工技术、装备的攻关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近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就《凸轮摇杆双向挤压核桃预破壳装置试验与检测方法》等三项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15日之前。
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四大干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素来以有益于“补脑”的属性为人们所熟知,健康营养价值可见一斑。我国作为核桃的主要生产国,在近年来人们经济水平提升、营养保健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核桃产业进一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焕发新生机。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在消费端近五年核桃表观销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到2020年达到398.5万吨,预计未来两年还将增至427.1万吨。由此,近年来云南、新疆等地核桃种植规模步入快速扩增阶段,这使得到2020年我国核桃产量预计上升到487.2万吨。同时,在这波消费升级中,除了早前的鲜食核桃受到青睐外,琥珀核桃、核桃营养粉、核桃乳、核桃保健食品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且便捷的选择,还有以核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木本食用油也为补齐我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短板贡献了一定力量,产业整体发展实力不容小觑。
当然,伴随着核桃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与壮大,核桃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例如核桃产后加工作为影响其品质与后续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脱青皮、破壳取仁、去种皮等加工环节存在难点,一方面是人工加工下生产效率、稳定性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尽管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破壳破壳取仁设备等虽然已经能够大体上满足生产需求,但在针对不同品种的核桃加工等细节上还有一定成长空间,对此,加快相应加工技术、加工装备的技术攻关和规范很有必要。
12月14日,由多院校、科研单位、机械企业等起草的《凸轮摇杆双向挤压核桃预破壳装置试验与检测方法》、《柔性带核桃破壳取仁装置》、《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装置》三项团体标准完成意见稿编制,并公开征求意见。若您有相关意见或建议,可于2022年1月15日之前反馈至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据悉,此次《凸轮摇杆双向挤压核桃预破壳装置试验与检测方法》对核桃预破壳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结构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进行规定,着力通过增设预破壳环节降低核桃碎仁率;《柔性带核桃破壳取仁装置》则规定了柔性带核桃破壳取仁装置的术语及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 要求、⼯作规范,提供了一种较为规范、高效的破壳取仁方式。
另外,《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装置》则对核桃仁种⽪去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进行规定,通过⾼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能量转化与应用,实现核桃仁表层附着种衣的去除。(详细内容可通过下文附件查看)
资料来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