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安徽畜禽养殖废弃物如何资源化利用?

2022-02-11 09:21:24 来源:农机网整理 阅读量:7011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土壤地力改善,关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合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还存在种养主体分离、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规范化水平不高、全链条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徽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助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起草了《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40个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县,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300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粪肥施用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粪肥还田利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以粪肥还田利用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征求意见稿》从区域划分了重点,根据区域特征、饲养工艺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将全省划分为“三区、三带、一环”,各区域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科学合理选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粪肥还田利用种养结合发展路径。
 
  重点任务方面,《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实施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升级工程、实施畜禽液态粪肥还田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工程、实施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实施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提升工程、实施畜禽粪肥施用检测提升工程、实施科技支撑促进工程、实施养殖环境监管优化工程等。其中,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和畜禽液态肥还田方面,文件明确,坚持分类指导、分企施策、规范运作、改造有效的原则,重点推进关键治污环节设施装备的改造升级。在规模场,推广空气过滤、高度厌氧、封闭运行等工艺,控制养殖臭气排放。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和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畜禽规模养殖场要完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实施种养结合消纳粪污模式等处理;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加强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明确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要求和责任,在散养密集区推广典型治理模式,整县推进种养结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完成5000家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升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生猪和奶牛养殖大县为基础,从中优先选择粮食产量较高、耕地面积较大、土地承载能力较高、具备机械化还田条件的县,支持建设以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工程。重点支持密闭贮存发酵设施、堆肥设施等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厌氧消化、沼气利用、沼液贮存、沼渣堆肥等设施;支持购置运输罐车、撒肥机,配套建设粪污输送管网、田间贮存设施等,购置粪肥计量、养分测定等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长期定位监测点。到2025年,支持40个县建设以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提升县。
 
  科技支撑方面,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高效发酵菌种、生物除臭剂等研制攻关,开展畜禽粪污收集储运、有机肥生产和施用、沼气发电等装备研发。集成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制修订相关标准,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对需要通过技术标准进行推广的成熟技术,在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中优先立项,及时发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