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笕茶属于我国种类繁多的绿茶类,一直沿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的石笕茶,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不过,随着人们对茶叶风味口感和品质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石笕茶及石笕茶生产加工亟需加以规范和引导,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近日,由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牵头制定的《西施石笕茶》、《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均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随之也造就了茶叶丰富的品类和广阔的种植范围。其中,石笕茶属于绿茶的一种,为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已有800多年历史,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市境内的东白山麓。石笕茶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杀青、整形、初烘、复烘等,其制成的茶叶具有外形挺秀、翠绿显毫等特点一直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
据介绍,石笕茶加工十分讲究,在杀青工序中,要保持锅温120℃左右,先高后低,投叶量为200g左右,历时3-4分钟,至折梗不断,清香显露时起锅。而在烘干工序中,要先进行初烘,温度70℃左右,叶量为3锅杀青叶的量,中途翻动几次,动作轻快,至九成干时起锅摊凉。之后还要进入复火,温度50℃-60℃,含水量5%-6%时下烘,下烘叶摊凉后即行贮存包装。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种植户受资金、技术、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石笕茶加工不规范,使得茶叶品质不稳定,产品竞争力不强。因此,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石笕茶叶品质,劣实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条,强化“西施石笕”茶叶公用品牌,诸暨市加快推进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相关规范制定工作,进一步推动茶产业“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品牌富农”,提高创新力、竞争力,打造产业合力。
根据《诸暨市茶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由诸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诸暨市茶叶行业协会归口,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西施石笕茶》两项团体标准均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现公开征集意见。
通常石笕茶鲜叶的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等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的把控等都对茶品有着影响。就《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来看,本文件明确规定了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并且要求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和加工要求等,从而确保西施石笕茶加工品质。
近年来,诸暨通过培育优质良种茶园、开展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建设电子商务村等方式,逐渐走出了一条以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西施石笕茶》、《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很好地规范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茶叶品质,也将让石笕茶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