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小型肉用鸡品种——817杂交鸡市场需求不断扩增,为满足市场供给需求,这一产业加快向规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日前,《国际快餐“817” 小肉鸡 配合饲料、屠宰加工规范、饲养技术规程》等三项标准通过审查并发布,将对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鸡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食用的肉类,辣子鸡、香酥鸡、荷叶鸡、口味鸡、茶叶熏鸡、烤鸡、炸鸡......做法多样,风味各异,深受人们喜爱。但受到这两年肉鸡行情起伏波动较大影响,大多数肉鸡养殖户都陷入了迷茫,是否要提高存栏量,养成的肉鸡是否有市场,市场价格是否会上行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面对当前情况,加快培育适应消费趋势的新品种肉鸡,推动肉鸡品种结构与肉类供应结构优化是重要方向,817肉鸡由此应运而生。
据了解,所谓817肉鸡即是一种源于山东鲁西地区的小型肉用杂交鸡品种,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投资成本相对少等特征。该类型肉鸡一般养至1.3-1.8kg左右就能出栏,体型较小,但肉质、口感好,适合于扒鸡、熏鸡等肉类食品的制作,这一新品种的出现也为鸡肉熟食制品标准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我国肉鸡供给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817肉鸡养殖由北向南逐步扩展,据2020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817肉鸡养殖量实现50%的正增长。再加上如今多地相继禁止活禽交易,推动集中屠宰、冷链运输落地,也为817肉鸡产业成长起来提供了新机遇。近日,由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归口的《国际快餐“817” 小肉鸡屠宰加工规范》、《国际快餐“817” 小肉鸡饲养技术规程》、《国际快餐“817” 小肉鸡配合饲料》等三项标准正式发布,新品种肉鸡产业健康化发展有了参照依据。
其中,在屠宰加工规范方面,标准对GB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GB/T19478畜禽居宰操作规程鸡等文件进行规范引用,规定了“817"小肉鸡屠宰的宰前要求、居宰操作程序及要求、装袋、速冻、金属检测、包装、标识和贮存,以及其他要求。
具体来看,提到屠宰操作程序主要涉及挂鸡、致晕、宰杀、沥血、浸烫、卧式脱毛、二次转挂、预冷等工序。标准中指出,宰杀使用锋利刀具,不应使用有齿或槽的刀具;烫毛设备上方应安装换气设备,保持换气通风;卧式脱毛设备和烫毛设备尽量靠近,应在鸡体未冷却之前脱毛,并按鸡体大小随时调整脱毛设备的间距;预冷设施设备的冷却进水应控制在4C以下等要求。(详细可见下文附件)
资料来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