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残留量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2022-05-18 08:58:06 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7513

  根据《福建省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福建省质量检验协会《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毒菌酚,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醇、醚、丙酮、氯仿、丙二醇、橄榄油、棉籽油和稀碱液,不溶于水。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毒的,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戊硝酚,原药为乳白色晶体,熔点 39.5-41.5℃,沸点 100℃(0.02mmHg),水中溶解度242mg/L(25℃),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分解。
 
  消螨酚,原药为浅黄色结晶,熔点106℃。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和醋酸中,可与胺类或碱金属离子生成水溶性盐。是胃毒和触杀性杀虫杀螨剂,有杀卵作用。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新版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的最大残留限量,但是 GB 2763-2021 中没有配套的检测方法。经检索,目前没有检测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的标准。
 
  最新发布的两份多残留检测标准 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 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包括对茶叶样品的检测,但是所测农药列表中均不包括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这3种农药。由于许多农药在理化性质上具有相通性,故上述两份标准的前处理方法可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本研究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的残留量,满足茶叶中3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参考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等文件编制而成。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毒菌酚、戊硝酚、消螨酚残留量的测定。
 
  方法原理:
 
  试样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仪器和设备:
 
  1.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2.分析天平:感量0.1mg 和感量0.01g。3.离心机:转速不低于 4000 r/min。4.组织捣碎机。5.涡旋混合器。
 
  前处理:
 
  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1g)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加10mL水涡旋混匀,静置30min。加入20mL 乙腈-醋酸溶液、6g无水硫酸镁、1.5g醋酸钠及1颗陶瓷均质子,盖上离心管盖,剧烈震荡1 min后4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2mL上清液至另一塑料离心管中,加入除水剂和净化材料(300mg无水硫酸镁、100 mg C18、50 mg PSA 和50 mg GCB),涡旋混匀1min。4000r/min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过微孔滤膜,用于测定。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1)色谱柱:C18 柱(1.8μm,3.0mm×50mm),或相当者;(2)流动相:A相为水(含2mM 甲酸铵和 0.01%甲酸),B相为甲醇(含2mM 甲酸铵和0.01%甲酸);(3)流速:0.3 mL/min;(4)柱温:40 ℃;(5)进样量:10µL。
 
  质谱参考条件:
 
  (1)离子源类型:电喷雾离子源;(2)扫描方式:负离子扫描;(4)电喷雾电压:-3500 V; (5)离子源温度:350 ℃;(6)雾化气:50 psi; (7)辅助加热气:50 psi; (8)气帘气:35 psi;(9)多反应监测:每种农药分别选择一对定量离子、一对定性离子。每组所有需要检测离子对按照出峰顺序,分时段分别检测。每种农药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和离子对质谱参数。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溶液依次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定性,测得定量离子峰面积,待测样液中农药的响应值应在仪器检测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之内,超过线性范围时应根据测定浓度进行适当倍数稀释后再进行分析。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应符合附录B的表B.1要求。在再现性条件下,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应符合附录B的表B.2要求。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