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近来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宠儿,不仅如此,在社会层面和金融界都也都备受关注。各大资本、企业都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据8月19日国联水产公告,该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10亿元资金,其中7亿元拟投入到水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与水产品深加工扩建等项目。据预制菜正在以飓风般的速度席卷我们的餐桌。
坦白说,预制菜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美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不断完善的冷冻加工业的支撑下,开始了预制菜的发展;日本也从七十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中央厨房,突破冷链技术,实现推动预制菜产业从无到有。而在中国,2000年开始,国内就陆续出现了专业的半成品菜生产企业,好得睐与味知香两家诞生于苏州的半成品生产企业先后成立。冷链物流、包装技术的先进,以及懒宅经济的兴盛都是催发我国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年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相关的企业数量高达7.2万家,其中5年内成立的企业占比56.6%,仅2020年一年的新增数量就达到了1.25万家。号称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共有1319家加盟店,在全年7.54亿营收额中,加盟店贡献了3.46亿元。
虽然预制菜呈现繁荣的景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预制菜行业整体上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区域性特征明显,大规模全国化经营企业数量较少。同时预制菜的消费主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预制菜要实现市场下沉,还需多方发力。
预制菜的繁荣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市场,预制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对农业、农村、农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预制菜的生产、包装、运输都需要涉及到人力、物力的投入,预制菜也为这些行业带来去了利好。
在预制菜的巨大诱惑之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作坊都纷纷加入到生产预制菜的行列中。需要警惕的是,预制菜的生产要求并不低,其生产、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冷链运输配送能力更是制约企业发展预制菜重要因素。要同时保证每条产品线上产品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的正常运行,经营成本非常高。资金链一旦断裂,将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企业要仔细思考一下自身优势,再作考虑。
同时,企业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做出核心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