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建优现代粮油园区 跑出农业现代化“加速度”

2023-02-17 09:01:45 来源:德阳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量:6226

   近年来,绵竹市贯彻“抓园区建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理念,按照“三园两体”高质量发展路径,高标准推进绵竹市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倾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跑出农业现代化“加速度”。
 
  一、用好“活资源”,集聚园区发展要素
 
  全面对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将园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有力有效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建立上下联动体系。成立绵竹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推进专班,构建“市委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市级部门+镇街”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园区管委会具体推进,市级部门分工协作、有关镇(街道)全力实施,全面解决创建涉及的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等问题。二是健全科学规划体系。紧扣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系列实施意见,精准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环保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绵竹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绵竹市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绵竹市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等,构建“一核驱动、双环引领、三片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三是优化政策保障体系。出台园区用地保障、科技创新、贷款融资等扶持政策,完善水、电、路、通讯、平整土地等基础配套。2021年以来,园区建设已投入各类涉农财政资金1.89亿元。
 
  二、聚焦“新模式”,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园区突出以产业为基础,项目为支撑,主体为动力,打造产业聚集、绿色生态、全链融合、产村相融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是聚焦“标准”,建基地、育主体。集中连片推进“五网”配套,“三化”联动建设,建成园区道路31.12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4510亩。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9家)、家庭农场79家(其中市级以上12家)。二是聚焦“高效”,搞加工、延链条。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行动,引导富王粮油、剑龙粮油等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建成3个10万吨粮油烘干、加工、仓储设施,烘干率、产地初加工率分别达到82%、86%。碧坛春、益园农业、五谷稻香等企业入驻绵竹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以“互联网+”为引擎,为园区插上数字“云”翅膀。三是聚焦“绿色”,创品牌、增效益。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竹臻美”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富王粮油”“赖汤圆”“剑南春”等众多企业知名品牌和“剑龙粮油”有机产品品牌,激活生态农产品价值。现有15个产品获国、省名优产品称号,2家企业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
 
  三、坚持“多联动”,助力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乡村业态重构、生态重塑、文态重建,以三态融合带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利益联结,做大业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等多种发展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联结机制,促进富农增收。2022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8062元,高出当地平均水平25777元的8%。二是落实双碳行动,做靓生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等一批绿色高效成套技术,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园区内水稻亩均化肥和化学农药施用量分别低于县域平均水平的16.99%、17.46%;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三是注重三产互动,做优文态。构建“农业园区+年文化小镇”发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全面实施园区景观化工程,配有休闲观光道路、生态停车场、导览系统、乡村公厕等休闲农业设施,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国家AAAA级景区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市级农业主题公园1个。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