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嘉善县魏塘街道打造高水平农创园 开创“地瓜经济”新天地

2023-04-11 08:51:23 来源:嘉善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量:5239

  嘉善县魏塘街道始终将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推进农村双创。2021年11月,一里谷星创天地、杜鹃产业园实训基地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
 
  一、科技创新,打造农业双创“聚宝盆”。一是不断研究本土化专利。一里谷星创天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先后申请大棚五膜覆盖保温系统、大棚草莓栽培用的A字架、水稻黑膜蔽草种植用黑膜放卷覆膜设备等6项专利。注重技术研发与引进,先后引进水凝纳米膜栽培樱桃番茄技术、绿叶蔬菜工厂化漂浮水培技术、草莓全产业链安全管控技术,涵盖基础设备、种植技术、线上系统等方面,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新市场,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收益。二是大力培育市场化新品。杜鹃产业园牢牢把握市场需求,致力于培育更具观赏性、适应性、推广性的新品,进一步树立在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的典范形象。通过芽变新品种分离扩繁技术培育出优秀东鹃新品种10个,拥有东鹃优良品种达到150个。其中,“杜鹃花加温催花技术”“杜鹃花春秋二季扦插技术”获浙江省科技成果奖。 截至目前,累计培育新品观赏花23种,其中4个获得林业部门的新品种奖。三是全面推进科学化防治。一里谷星创天地开展健身栽培,培育无病壮苗、进行土壤或基质处理、清洁田园、合理密植、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及时疏叶疏果、整枝等一系列农艺措施,针对叶菜类漂浮水培进行营养液循环臭氧消毒。
 
  二、内外兼修,拓展成果转化“快车道”。一是拓展一条产业链。一里谷投资一亿元建成2.6万平方米现代化、集成化的冷链加工物流园,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于一体,拥有3条净菜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与蔬菜加工前处理工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与技术,与省农科院进行多项技术融合、工艺调整升级,完成半净菜、净菜、色拉等食品级的全程冷链生产,日生产净菜10吨以上,月产值达到300万元,为当地失土农民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二是打通一条推广链。2019年以来,杜鹃产业园共计承办杜鹃花主题花展26场,其中在上海市杜鹃花主题公园承办花展5场,累计客流量约35万人次,充分展示魏塘杜鹃花文旅融合发展优势。同时,还将建设打造一个集乡村旅游、科普、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杜鹃花主题公园。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年,主要用于示范推广杜鹃花地上栽培和新品种繁育先进实用技术,增加绿地覆盖率,提高区域内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提供学农、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场所。三是保障一条服务链。一里谷星创天地、杜鹃产业园实训基及相关村社区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联合工会,积极构建职工职业生涯全周期技能培训体系,线上培训60多人次,累计观看达700人次,15人实现再就业;线下累计开展教学活动7次,覆盖职工249人次。
 
  三、筑巢引凤,激活人才引育“强引擎”。一是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一里谷星创天地拥有2.6万㎡固定场所,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新型创新创业主体创造优良环境和配套先进设备,提供创业工位超50个,已引入技术团队1个,入驻高端技术人才18人和农创客20余人。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解决农业主体、农创客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截至目前,组织31家代表性农企参加抖音直播专业知识培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人。三是提供就业实训岗位。杜鹃实训基地每年向浙江农林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善信息技术学校提供16个实训岗位,在4个月的实训期间,不仅传授就业创业的实用技术,并展示丰富多彩的杜鹃文化。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