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浙江省以“四力”工作法积极推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各项工作

2023-04-18 09:47:48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司 阅读量:5008

  为贯彻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和项目要素保障,充分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中长期贷款精准投放,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动作为,加强宣传,广泛发动,持之以恒抓好贯彻落实。
 
  一、浙江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有关情况
 
  2022年浙江省累计报送264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4万亿元,贷款需求3100多亿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1962个,总投资1万亿元,贷款需求超2000亿元。
 
  截至目前,共实现授信1501亿元,贷款投放508亿元,企业支取412亿元,贷款期限最长18年。
 
  去年全省面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超3800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制定的2000亿元目标,其中8-12月新增1880多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增强整体合力
 
  工作启动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报告省政府,省领导做出具体批示要求,先后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该项工作,要求形成常态化日报和周报制度,专报省长和常务副省长。
 
  省发展改革委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成立专班,组建工作推进群,整合省市县力量,明确工作职责,统筹推进该项工作。
 
  (二)广泛宣传深度发动,破解推进阻力
 
  省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省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会、省市县三级发改系统工作部署会和金融机构部署动员会,形成政银企协同、省市县联动的工作局面。
 
  在省政府举办的2022年银项对接会上,专门安排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银企签约,选择多个领域典型项目进行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72.4亿元。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形成良好社会效应。
 
  (三)省市联动协同实施,层层传导压力
 
  各级发改积极行动,以最快速度、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一是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如杭州市、衢州市、丽水市等发改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中长期贷款工作指导意见、政策方向、贷款投向领域、具体填报口径、填报方式等内容,组织力量深入一线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做好全方位宣传发动和辅导服务。
 
  二是以贷款投放为重点开展工作。如宁波市、湖州市等针对项目要素缺项,推行容缺管理,用地、环评、能评由属地发改积极对接相关审批部门,加快审批进度;对缺少相关审批材料而无法备案的,先行予以赋码,帮助企业争取银行信贷。如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缺少环评审批,通过协调提前获得环评材料,推动银行快速授信并投放;某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滩涂用地报国家自然资源规划部审批期间,由属地发改予以容缺赋码,帮助实现银行授信并投放。
 
  三是实行红、黄、绿灯分类管理。对清单内项目进行梳理,理清每一个核准项目具体情况以及贷款进展情况,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和要求,分解到各市县和金融机构。对红灯项目,分享给其他银行再次筛选;对黄灯项目,落实属地政府和发改部门协调黄转绿;对绿灯项目,协调金融机构加快审批投放。
 
  (四)晾晒比拼强化考核,激发工作动力
 
  根据省领导指示,对该项工作建立常态化考核晾晒机制,设计5张工作动态日报表,通报给各市领导和银行机构。对于工作进展迟缓的地市进行通报、电话约谈,对于各地好的经验(金华市、绍兴市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推广,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如绍兴市建立点对点政策推送机制,对全部规上企业主要负责人点对点发送政策信息。以投放论英雄,将实际投放情况纳入年度政府投资绩效考核竞赛。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以扎实工作和细致服务,继续做好2023年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结合浙江省“三服务”活动,坚持以点带面,通过网点宣传、上门宣传、线上宣传、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强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服务惠及面和普及度。
 
  二是以总结提炼和政策创新,加快建立产业政策直达金融机构的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对有中长期贷款需求的企业进行精准画像,针对性予以支持;省发展改革委以此为契机,整合信易贷、融资监测、贷项通等功能,强化银项、银企对接功能,探索建立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项目的特别推荐机制和金融政策面向产业的快速直达机制,进一步提高政策效果。
 
  三是以优化结构和加大投放,稳步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加强试点,指导企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优化融资结构。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中长期项目贷款和流动性贷款投放,减少企业因期限错配带来的资金压力和贷款周转需求。
 
  四是以部门分工和责任分解,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省政府领导多次指示要稳妥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要会同人行、银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风险防控业务指导,持续加强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运用,有效把握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严防因贷款期限变长而增加整体风险,确保各笔中长期贷款项目投放合规有序,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