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政策解读

2023-05-22 15:12:28 来源:杭州市商务局 阅读量:5062

  杭帮菜,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兼容并蓄的城市特征,是杭州餐饮业的底色和招牌。
 
  近日,杭州出台《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如何推进杭帮菜研发,提升中国杭帮菜品牌,加快杭州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行动内容包括哪些?一起来看。
 
  一、标准规范行动
 
  组织制定杭帮菜菜系标准。对主导制定完成杭帮菜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单位,相关成果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或备案后,分别给予每项不高于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人才引育行动
 
  建立杭帮菜菜系标准化系统化培训体系。支持有关院校开设专门培养杭帮菜烹饪人才的菜系传承人定向班,对杭帮菜传承人定向班的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技能实训、产业研究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补助,分3年落实。
 
  三、产品创新行动
 
  加强杭帮菜经典名菜向预制菜,杭帮菜创新作品向餐饮产品的转化。对在我市注册运营的企业销售杭帮菜单品年销售额首次突破0.5亿元、1亿元、2亿元的,分别给予不超过25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其中提档升级的予以补差奖励。  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杭帮菜研发,支持杭帮菜“产学研”平台建设,鼓励平台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给予平台不高于研发投资资金2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
 
  四、品质提升行动
 
  提升杭帮菜定位和整体形象。深入推进杭州餐饮业“六名”工程,对评定为杭帮菜“名店”“名街”“名礼”“名厨”“名服务师”“名菜”的,分别给予不超过30万元、5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3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符合杭帮菜菜系标准的杭州特色预制菜进行“杭帮菜”标识认证,并给予通过认证的每个品牌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补贴。
 
  五、市场孵化行动
 
  打造地方特色小吃强IP。活跃夜市、小吃街,发布杭帮菜餐厅、杭州年度食谱等榜单,鼓励杭帮菜餐厅评选黑珍珠餐厅、米其林餐厅等,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杭帮菜影响力。
 
  六、产业强链行动
 
  打造杭州预制菜产业链。培育一批涵盖各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对评定的预制菜示范企业,给予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预制菜企业、冷链物流企业新购置符合政策要求的冷藏、冷冻运输车辆,每台车按不高于裸车价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七、网络赋能行动
 
  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杭帮菜常态化宣推。建立专业美食评论员队伍,聘任一批杭帮菜宣传大使,每年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电商平台通过设立“杭帮菜专区”等形式,年度杭帮菜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电商平台不高于专区销售额5‰的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品牌战略行动
 
  加强品牌输出。对在市外新开设杭帮菜经营门店(1000平米以上)在杭依法注册、合法经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经营主体一次性给予不超过5万元奖励。
 
  鼓励商业银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引导政策性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杭帮菜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企业抱团组建杭帮菜产业联盟。
 
  九、城乡互促行动
 
  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杭帮菜企业建立供需合作关系。对于本地签订合作关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照当年实际销售额的3%给予补助,单户不超过30万元,用于支持原材料基地扩大再生产。
 
  十、质量护航行动
 
  加强杭帮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通过“浙食链”“浙冷链”实现杭帮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
 
  本政策从2023年6月10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奖补资金由市与区、县(市)按现行财政体制承担,由杭州市商务局组织实施和解释。

 
《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政策原文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