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热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科研团队受邀赴徐闻调研良姜加工产业

2023-07-17 08:56:37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编辑:彭芍 阅读量:10355

  正值徐闻良姜采收旺季,广袤红土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浓郁良姜香飘十里。6月23日,受徐闻县良姜协会和企业的邀请,加工所李积华所长一行5人赴徐闻良姜采收生产一线调研良姜产地加工情况。
 
  近十年良姜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跌涨过程,从最低的8元/公斤,截止今年7月价格已飙升至近50元/公斤,老百姓种良姜的热情更足了。种植面积从2013年不足3万亩、产业趋向萎缩,发展到2022年的种植面积近6万亩,增长近一倍,专业从事良姜种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由2013年的10家到2021年的34家(省级农业龙头1家),增长2.4倍,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企业和院所通力协作。李积华所长团队围绕高良姜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十年如一日对产业的科技投入,以科技特派员驻点帮扶、科研人员兼职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高良姜产业化技术、装备与标准,推动了徐闻良姜产业化技术的整体创新升级。
 
  通过此次调研,李积华所长也指出了新问题:良姜产业在近些年虽然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但在产业规模、龙头培育、产业链补强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少短板。一是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多年来种植面积始终没有突破10万亩,目前仅培育了1家省级龙头企业,在高良姜流通、精深加工等领域缺乏龙头带动,难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潜力挖掘不足。高良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常见的调味料(如“十三香”)、中成药(止痛、止呕、治疗脾胃病)、生物制剂、清凉油、香水等随处可见高良姜的身影,但目前采收加工、集散流通、二次加工利用等整个链条还未完全走通吃透,科技注入强度还不够,高良姜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美容价值等产业价值尚未充分显现。
 
  三是配套支撑体系不全。市场上流通较多的仍为高良姜个子(姜段,不利用下游加工),其他类型产品如高良姜片、高良姜粉、精油等初级加工产品标准体系尚未完善,高品质产品市场得不到有效规范,增加了产业链鉴伪和加工成本,且价格上涨带来新的市场风险。作为支撑地方“土特产”产业振兴的国家队,加工所科技人员将进一步挖掘徐闻良姜的科技内涵,为高良姜全产业链产业技术与装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托起惠农富农的“大产业”。
 
  作者:彭芍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