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目前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7家,市级8家。涉及产业主要有茶叶、粮食、蚕桑、家禽等,其中种植业类8家,养殖业类5家,其他3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为60%。16家农业龙头企业中,3家被评为省级农业数字工厂,1家被评为省级未来农场,大部分企业拥有农产品生产加工全产业链条,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一是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企业。充分利用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鲜明产业特色,夯实企业基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品质为本,品牌为魂”,推动企业农产品全产业链条延伸。围绕水稻、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培育企业,探索创新“企业+基地+农户”、“企业+订单”等以产业为根基、以企业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提升产业,农户支撑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围绕要素保障壮大企业。通过土地、人才、资金、政策等多要素保障,为农业企业提供建设用地、设施用地等资源,如提供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用地50亩、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300余亩、嵊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50亩、浙江二分田食品有限公司及禾下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48亩,提供嵊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设施用地200亩、嵊州市越冬牧业有限公司48亩。通过各级财政补贴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8000多万元、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6000多万元、浙江二分田食品有限公司1400多万元等。同时在政策优惠、人才招引、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厚植企业发展基础。
三是围绕团队服务提升企业。成立12支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建立大师工作室,制订团队管理办法,落实专门工作经费,帮助企业谋划项目、开展项目实施和指导服务,如助力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助力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省级区域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和国家级农业强镇项目建设,助力嵊州市三碗米业有限公司开展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对接省级科研院所,全面开展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入企驻企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如高级农艺师张美华入驻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使催青率达100%,蚕种孵化率由不到80%提高到了95%以上,同时突破原蚕健蛹率技术难题,将原蚕健蛹率由50%左右提高到了95%以上。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