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答复|关于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3-08-04 09:19:50 来源:农业农村部 阅读量:10771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221号(农业水利类200号)提案答复的函
 
  曹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国家层面对肉牛新品种培育和市场化推广给予大力支持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是启动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年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截至2022年,在吉林省遴选确定了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延边东盛资源保种有限公司、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民勤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支持开展肉牛品种改良。2021年以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累计安排1380余万元,支持吉林省符合条件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开展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和种公牛培育。二是实施育种联合攻关。2022年印发《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支持肉牛优势种业企业自主攻关、肉牛(华西牛)等重要畜禽育种联合攻关。三是扶持种业企业发展。2022年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推动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对接合作,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其中吉林省德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肉牛“补短板”种业阵型。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精准推进企业扶优,引导企业加快培育肉牛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我国肉牛生产性能。
 
  二、关于国家层面支持优势产区大力发展屠宰分割和精深加工
 
  近年来,国家通过多项措施支持肉牛屠宰分割和精深加工,推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是实施产业融合项目。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支持建设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43个,其中包括吉林省镇赉县黑鱼泡镇、通榆县十花道乡;支持吉林等11个省份建设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建设仓储加工设施装备、培育经营主体、创建产业品牌等举措,延伸肉牛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主体培育。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立足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带领广大农户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认定肉牛产业相关的国家级龙头企业48家,其中吉林省3家。三是加强典型示范。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建设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31条、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63个,其中肉牛全产业链重点链2条,肉牛全产业链典型县3个。通过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标杆,促进肉牛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四是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自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部委先后认定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吉林省桦甸市为中国特色黄牛优势区之一。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指导吉林省深入实施产业融合等项目,进一步培育壮大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屠宰分割和精深加工,延伸肉牛产业链条,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
 
  
  三、关于国家加大对畜牧大省及畜牧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国家高度重视主产区畜牧业发展,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中央财政每年通过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引导地方促进生猪(牛羊)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强猪牛羊肉生产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加大对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在吉林省实施粮改饲、苜蓿发展行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建设苜蓿生产基地,对种植收储使用优质饲草的主体和符合条件的基础母牛养殖场户给予补助。三是鼓励探索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新修订的畜牧法规定,国家鼓励畜禽主销区通过跨区域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研究探索畜牧业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为建立跨省份补偿机制积累经验。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财政部,结合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完善肉牛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3年7月14日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